丹凤县乡村绿道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6 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1.7 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绿道概念综述 | 第17-37页 |
2.1 绿道起源与概念 | 第17-23页 |
2.1.1 绿道的起源 | 第17-21页 |
2.1.2 绿道的含义 | 第21-23页 |
2.2 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 | 第23-25页 |
2.2.1 历史发展 | 第23页 |
2.2.2 发展阶段 | 第23-25页 |
2.3 定义和类型特征 | 第25-30页 |
2.3.1 绿道定义 | 第25-30页 |
2.4 绿道的设计原则 | 第30-31页 |
2.5 国内外乡村绿道的发展情况 | 第31-36页 |
2.5.1 中国绿道发展情况 | 第31-34页 |
2.5.2 绿道在国外的发展——以美国为例 | 第34-36页 |
2.6 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乡村绿道的功能 | 第37-47页 |
3.0 绿道的景观作用 | 第37-38页 |
3.1 绿道的作用 | 第38-42页 |
3.2 绿道的功能 | 第42-45页 |
3.2.1 生态功能 | 第42-43页 |
3.2.2 保护社会历史文化和美学功能 | 第43-45页 |
3.3 旅游业和经济发展作用 | 第45-46页 |
3.4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绿道实例解析 | 第47-55页 |
4.1 国内绿道建设实例 | 第47-50页 |
4.1.1 广州市绿道 | 第47-48页 |
4.1.2 北京市绿道 | 第48-49页 |
4.1.3 成都市温江绿道 | 第49-50页 |
4.2 国外绿道实例 | 第50-53页 |
4.2.1 英国 | 第50-51页 |
4.2.2 新加坡公园连接系统 | 第51页 |
4.2.3 保加利亚索菲亚市绿道 | 第51-52页 |
4.2.4 日本绿道 | 第52-53页 |
4.3 国内与国外绿道的比较研究 | 第53-54页 |
4.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丹凤县乡村绿道景观设计 | 第55-76页 |
5.1 项目介绍 | 第55-59页 |
5.1.1 历史背景 | 第55-57页 |
5.1.2 项目地址 | 第57-58页 |
5.1.3 项目修建的原因 | 第58-59页 |
5.2 实地调研、发现的问题 | 第59-61页 |
5.2.1 调研的实际情况 | 第59-61页 |
5.2.2 发现的问题 | 第61页 |
5.3 设计原则、目标及图纸 | 第61-66页 |
5.3.1 原则及目标 | 第61-66页 |
5.4 景观小品设计 | 第66-70页 |
5.5 植物配置浅析 | 第70-74页 |
5.5.1 陆生植物 | 第71-73页 |
5.5.2 水生植物 | 第73-74页 |
5.6 施工技术 | 第74-75页 |
5.7 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附录 | 第81-83页 |
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