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导论 | 第15-2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5-17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7-19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第1章 铁路公安机关及管理体制的概念解析 | 第22-30页 |
1.1 铁路公安机关的性质界定 | 第22-25页 |
1.1.1 铁路公安机关是独立的行政主体 | 第23-24页 |
1.1.2 铁路公安机关是职权性行政主体 | 第24-25页 |
1.2 铁路公安机关的设立原则 | 第25-26页 |
1.2.1 适应工作需要的设立原则 | 第25页 |
1.2.2 效能统一、精简精干的设立原则 | 第25-26页 |
1.2.3 依法设置的设立原则 | 第26页 |
1.3 铁路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 | 第26-27页 |
1.4 铁路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| 第27-30页 |
第2章 铁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| 第30-35页 |
2.1 历史沿革 | 第30-31页 |
2.2 特点分析 | 第31-35页 |
2.2.1 基本组织概况 | 第31-32页 |
2.2.2 行政管理模式 | 第32-35页 |
第3章 我国现行铁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| 第35-45页 |
3.1 我国铁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现状 | 第35-36页 |
3.1.1 2009年国家出台改革办法后带来的新变化 | 第35页 |
3.1.2 2013年铁道部改革重组后,铁路公安管理体制面临的新挑战 | 第35-36页 |
3.2 我国铁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现存弊端 | 第36-45页 |
3.2.1 以区域划分职责的的工作模式缺乏联动性和科学性 | 第36-37页 |
3.2.2 铁路公安警务模式严重落后,警力资源调配不适 | 第37-38页 |
3.2.3 铁路公安组织架构层次不合理,职权高度交叉 | 第38-40页 |
3.2.4 铁路公安队伍素质低下,梯队建设滞后 | 第40-43页 |
3.2.5 铁路公安绩效评估的分配保障机制不完善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现行铁路公安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的成因分析 | 第45-52页 |
4.1 历史成因 | 第45-46页 |
4.1.1 过往政策的惯性 | 第45页 |
4.1.2 传统思维的制约 | 第45-46页 |
4.2 经济成因 | 第46-47页 |
4.2.1 重视经济效益的行业属性,抑制铁路公安队伍建设 | 第46页 |
4.2.2 各地管辖部门分散作战,限制资源的合理流动 | 第46-47页 |
4.2.3 减员增效与警力紧张的矛盾,凸显铁路公安的用人困境 | 第47页 |
4.2.4 有限资源的不均衡配置,抑制铁路公安的工作热情 | 第47页 |
4.3 政治原因 | 第47-49页 |
4.4 法制成因 | 第49-52页 |
4.4.1 权利主体对权力主体的侵入损害铁路公安执法的独立公正 | 第49-50页 |
4.4.2 缺乏方向清晰、刚性明确的法律指引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深化铁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| 第52-69页 |
5.1 明确铁路公安改革方向和归属定位 | 第52-53页 |
5.2 理顺铁路公安机关与铁路运输企业的关系 | 第53-54页 |
5.3 铁路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 | 第54-69页 |
5.3.1 确立强局兴警的发展思路,构筑路地联动的警务格局 | 第55-57页 |
5.3.2 优化警务模式,推进铁路警务信息化建设 | 第57-58页 |
5.3.3 扁平化铁路公安的组织结构,扩大管理幅度 | 第58-60页 |
5.3.4 开展专项教育培训,提升铁路公安队伍素质 | 第60-63页 |
5.3.5 完善绩效评估,优化铁路公安分配机制 | 第63-65页 |
5.3.6 强化执法培训,健全配套完善的铁路法律制度 | 第65-67页 |
5.3.7 营造健康蓬勃的铁路警营组织文化 | 第67-69页 |
结语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-76页 |
附件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