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| 第9-10页 |
1.2 本课题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研究对象和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9页 |
2.1 乡土文学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2 语文教材 | 第16-17页 |
2.3 中学语文教材中乡土文学作品梳理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乡土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 | 第19-27页 |
3.1 乡土书写下的泥土气息 | 第19-21页 |
3.2 乡土书写下的城市--仰视的梦想 | 第21-23页 |
3.2.1 乡村人物熟知城市的三种方式:想城、听城、进城 | 第22-23页 |
3.2.2 乡村人物对城市的仰视心理 | 第23页 |
3.3 乡土书写下的乡村--失落的家园 | 第23-27页 |
3.3.1 暗淡沉抑的乡村 | 第24-25页 |
3.3.2 乌托邦式美丽的乡村 | 第25-27页 |
第4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乡土文学作品的书写方式 | 第27-31页 |
4.1 书写方式的符号化 | 第27-28页 |
4.2 底层表达上多重叙述视角的转换 | 第28-31页 |
第5章 中学语文教材乡土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| 第31-36页 |
5.1 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 | 第31-32页 |
5.2 适当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| 第32-36页 |
5.2.1 人物描写的比较阅读 | 第33页 |
5.2.2 景物描写的比较阅读 | 第33-34页 |
5.2.3 创作手法上的对比阅读 | 第34-36页 |
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