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9页 |
1.1 引言 | 第13-15页 |
1.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| 第15-16页 |
1.3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6-20页 |
1.4 提高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效率的方法 | 第20-34页 |
1.4.1 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 | 第20-29页 |
1.4.2 抗反射膜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| 第29-32页 |
1.4.3 多结结构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 | 第32-34页 |
1.5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9页 |
第二章 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Ag纳米等离激元结构 | 第39-55页 |
2.1 引言 | 第39-40页 |
2.2 物理溅射-退火方法制备Ag纳米颗粒 | 第40-44页 |
2.2.1 实验过程 | 第40-41页 |
2.2.2 结果和讨论 | 第41-44页 |
2.3 光诱导方法制备Ag纳米颗粒 | 第44-52页 |
2.3.1 实验步骤 | 第45-46页 |
2.3.2 结果和讨论 | 第46-5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第三章 等离激元结构提高GaInP薄膜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 | 第55-67页 |
3.1 引言 | 第55-56页 |
3.2 实验步骤 | 第56-58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3页 |
3.3.1 利用自发电流置换方法在n型AlInP表面沉积Ag纳米颗粒 | 第58-59页 |
3.3.2 GaInP薄膜太阳能电池的J-V曲线及各参数变化 | 第59-60页 |
3.3.3 GaInP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 | 第60-6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4.1 主要结论 | 第67-68页 |
4.2 主要创新点 | 第68页 |
4.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0-76页 |
附件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