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VISSIM平台应用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交通系统仿真技术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交通系统仿真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交通系统仿真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VISSIM交通仿真平台 | 第14-19页 |
2.1 VISSIM基本原理 | 第14-16页 |
2.2 VISSIM仿真系统的组成 | 第16页 |
2.3 VISSIM中的行驶规则 | 第16-17页 |
2.4 VISSIM交通仿真模型的搭建 | 第17-1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路网数据提取 | 第19-29页 |
3.1 MapInfo简介 | 第19-20页 |
3.1.1 地理信息系统 | 第19页 |
3.1.2 MapInfo软件 | 第19-20页 |
3.1.3 MapX介绍 | 第20页 |
3.2 电子地图数据格式和路网文件格式 | 第20-24页 |
3.2.1 MapInfo电子地图数据结构 | 第20-23页 |
3.2.2 VISSIM路网数据结构 | 第23-24页 |
3.3 MapInfo数据提取模型 | 第24-26页 |
3.3.1 从MapInfo地图中提取 | 第25页 |
3.3.2 对图元的处理 | 第25-26页 |
3.3.3 对属性数据的操作 | 第26页 |
3.4 提取数据实例 | 第26-2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十字交叉路口的配时优化应用 | 第29-40页 |
4.1 平面交叉路口 | 第29-30页 |
4.2 交通控制 | 第30-31页 |
4.2.1 信号灯控制交叉路口 | 第30-31页 |
4.2.2 非信号灯控制交叉路口 | 第31页 |
4.3 交通控制路口的参数 | 第31-34页 |
4.3.1 交通信号灯参数 | 第31-33页 |
4.3.2 交通流参数 | 第33页 |
4.3.3 性能指标参数 | 第33-34页 |
4.4 十字交叉路口配时算法 | 第34-37页 |
4.4.1 韦伯斯特算法 | 第34-36页 |
4.4.2 VISSIM交通信号配时仿真 | 第36-37页 |
4.5 案例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5.1 交通流量 | 第37页 |
4.5.2 配时方案评价 | 第37-3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混合交通流中的行人对交通的影响 | 第40-49页 |
5.1 混合交通 | 第40-41页 |
5.1.1 混合交通流成因 | 第40页 |
5.1.2 混合交通流的特性 | 第40-41页 |
5.2 十字交叉口的行人延误 | 第41-45页 |
5.2.1 延误的基本概念 | 第42页 |
5.2.2 VISSIM的延误计算 | 第42-43页 |
5.2.3 HCM2000延误模型 | 第43-44页 |
5.2.4 行人-机动车仿真 | 第44-45页 |
5.3 案例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本文工作总结 | 第49页 |
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