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跃文官场小说的心理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动向 | 第8-10页 |
三、选题的创新之处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王跃文官场小说的现实语境与艺术表征 | 第12-25页 |
一、当代官场小说历史溯源与艺术表征 | 第12-17页 |
(一)当代官场小说的概念界定与发展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概念界定 | 第12页 |
2.发展概况 | 第12-13页 |
(二)当代官场小说的文化语境 | 第13-17页 |
二、王跃文官场小说的艺术表征 | 第17-25页 |
(一)日常化的语言风格 | 第17-19页 |
(二)文人化的叙事视角 | 第19-21页 |
(三)反讽的修辞策略 | 第21-25页 |
1.情境反讽 | 第22-23页 |
2.言语反讽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童年经验与文人心态——创作心理分析 | 第25-32页 |
一、童年经验中的权与罪 | 第25-27页 |
二、官场亲历者的批判与救赎 | 第27-28页 |
三、文人心态下的暧昧与媚俗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错位与空洞的主体——人物形象心理透析 | 第32-44页 |
一、权力叙事中的错位与失范主体意识 | 第32-41页 |
(一)野心或抱负 | 第32-35页 |
(二)错位与焦虑 | 第35-38页 |
(三)失范或沉沦 | 第38-41页 |
二、情欲主体的空洞能指 | 第41-44页 |
第四章 大众的梦——阅读心理解析 | 第44-50页 |
一、训诫与猎奇的娱乐化消费 | 第44-46页 |
二、公权的欲望与想象 | 第46-50页 |
(一)批判或泄愤的消费 | 第46-48页 |
(二)共谋或补偿的消费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1页 |
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