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经颅磁刺激的轮廓检测神经机制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| 1.1 引言 | 第10页 |
| 1.2 轮廓检测研究进展 | 第10-16页 |
| 1.2.1 轮廓检测的心理物理学研究 | 第11-14页 |
| 1.2.2 轮廓检测的电生理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1.3 经颅磁刺激 | 第16-24页 |
| 1.3.1 经颅磁刺激的基础知识 | 第16-18页 |
| 1.3.2 经颅磁刺激与行为的联系 | 第18-21页 |
| 1.3.3 经颅磁刺激在视觉皮层中的应用 | 第21-24页 |
| 1.4 本文理论基础 | 第24-26页 |
| 1.5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| 1.6 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章 有练习的经颅磁刺激实验 | 第27-44页 |
| 2.1 实验目的 | 第27-29页 |
| 2.2 实验设计 | 第29-34页 |
| 2.2.1 实验被试的选择 | 第29页 |
| 2.2.2 实验视觉刺激 | 第29-31页 |
| 2.2.3 TMS实验刺激及刺激位点 | 第31-33页 |
| 2.2.4 实验流程 | 第33-34页 |
| 2.3 实验数据分析与展示 | 第34-43页 |
| 2.3.1 被试反应时间的结果分析 | 第34-39页 |
| 2.3.1.1 TMS刺激V1 | 第35-36页 |
| 2.3.1.2 TMS刺激V2 | 第36-37页 |
| 2.3.1.3 TMS刺激LOC | 第37-38页 |
| 2.3.1.4 TMS刺激BA20 | 第38-39页 |
| 2.3.2 被试正确率的结果分析 | 第39-43页 |
| 2.3.2.1 TMS刺激V1的正确率 | 第39-40页 |
| 2.3.2.2 TMS刺激V2的正确率 | 第40-41页 |
| 2.3.2.3 TMS刺激LOC的正确率 | 第41-42页 |
| 2.3.2.4 TMS刺激BA20的正确率 | 第42-43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三章 无练习的经颅磁刺激实验 | 第44-50页 |
| 3.1 实验目的 | 第44页 |
| 3.2 实验设计 | 第44-45页 |
| 3.2.1 实验被试 | 第45页 |
| 3.3 实验数据分析与展示 | 第45-48页 |
| 3.3.1 被试反应时间的结果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3.3.2 被试反应正确率的结果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3页 |
| 4.1 全文总结 | 第50-51页 |
| 4.2 研究展望 | 第51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