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1页 |
1 前言 | 第13-16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1 微电网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 直流微电网概述 | 第14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 低压光储直流微网结构及组成 | 第16-27页 |
2.1 系统结构设计 | 第16-18页 |
2.1.1 常用微电网系统结构 | 第16-18页 |
2.1.2 低压光储直流微网结构 | 第18页 |
2.2 系统单元结构及组成 | 第18-25页 |
2.2.1 光伏电池 | 第19-21页 |
2.2.2 蓄电池 | 第21-23页 |
2.2.3 单向DC-DC变换器 | 第23-24页 |
2.2.4 双向DC-DC变换器 | 第24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3 低压光储直流微网控制策略 | 第27-47页 |
3.1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设计 | 第27-32页 |
3.1.1 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 | 第27页 |
3.1.2 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及其特点 | 第27-31页 |
3.1.3 改进变步长占空比干扰法 | 第31-32页 |
3.2 系统能量控制策略 | 第32-36页 |
3.2.1 单向DC-DC变换器控制策略 | 第33页 |
3.2.2 双向DC-DC变换器控制策略 | 第33-34页 |
3.2.3 系统工作模式及能量流动策略 | 第34-36页 |
3.3 控制策略MATLAB/Simulink建模 | 第36-41页 |
3.3.1 基本元件 | 第37-38页 |
3.3.2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建模 | 第38-39页 |
3.3.3 光伏电池恒压模式建模 | 第39-40页 |
3.3.4 蓄电池充电模式建模 | 第40页 |
3.3.5 蓄电池放电模式建模 | 第40-41页 |
3.3.6 能量控制系统建模 | 第41页 |
3.4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4.1 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仿真 | 第41-44页 |
3.4.2 系统能量控制策略仿真 | 第44-4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低压光储直流微网平台设计 | 第47-64页 |
4.1 信号采集与控制部分电路设计 | 第47-51页 |
4.1.1 主控芯片TMS320F28335 | 第47-48页 |
4.1.2 互感器电路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1.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| 第49页 |
4.1.4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| 第49-51页 |
4.1.5 供电电路设计 | 第51页 |
4.2 功率部分电路设计 | 第51-55页 |
4.2.1 Boost电路参数计算 | 第51-53页 |
4.2.2 Boost-Buck电路参数计算 | 第53-54页 |
4.2.3 功率部分元器件选型 | 第54-55页 |
4.3 隔离驱动部分电路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3.1 隔离电路设计 | 第55页 |
4.3.2 驱动电路设计 | 第55-56页 |
4.4 软件程序设计 | 第56-62页 |
4.4.1 软件开发环境 | 第56-57页 |
4.4.2 软件架构设计 | 第57-58页 |
4.4.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| 第58-60页 |
4.4.4 定时器中断程序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4.5 主程序设计 | 第61-6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5 试验验证 | 第64-72页 |
5.1 试验平台 | 第64-65页 |
5.2 信号采集测试 | 第65-67页 |
5.3 隔离驱动电路测试 | 第67-68页 |
5.4 功率电路测试 | 第68-69页 |
5.5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测试 | 第69页 |
5.6 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测试 | 第69-71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6 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1 结论 | 第72页 |
6.2 展望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