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5页 |
(一) 研究动机和目的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 关于网络作品生产与消费的研究 | 第9-12页 |
2. 关于网络媒体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(三)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一、网络作品的形式及其激励形式的发展 | 第15-20页 |
(一) 自媒体的定义 | 第15-16页 |
(二) 网络作品载体的主要形式 | 第16-18页 |
(三) 网络作品作者的激励形式发展研究 | 第18-20页 |
二、网络出版及其对内容作者的重要性 | 第20-23页 |
(一) 网络出版的发展 | 第20页 |
(二) 网络出版的特征 | 第20-22页 |
1. 速成性 | 第21页 |
2. 平民化意义的颠覆 | 第21-22页 |
(三) 网络出版对内容作者的重要性 | 第22-23页 |
三、网络作品生产与激励形式的转型 | 第23-29页 |
(一) 碎片化的书写模式 | 第23-25页 |
(二) 微博文本的再生性 | 第25-26页 |
(三) 网络作品内容创作与激励形式的转型 | 第26-29页 |
1. 内容生产体制的转变 | 第26-27页 |
2. 作者创作精神取向的转轨 | 第27-29页 |
四、网络作品激励消费的发展现状 | 第29-44页 |
(一) 网络内容与激励消费 | 第29-32页 |
(二) 微支付 | 第32-34页 |
(三) 打赏制与点赞 | 第34-44页 |
五、网络媒体网络作品激励消费的反思 | 第44-49页 |
(一) 网络作品消费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7页 |
1. 设立高门槛,拒人于千里之外 | 第44页 |
2. 过分注重商业市场,本末倒置 | 第44-45页 |
3. 支付手段与换算方式有待改进 | 第45-46页 |
4. 网络侵权问题激增 | 第46-47页 |
(二) 网络作品激励消费的成功之处 | 第47-49页 |
1. 发展草根文化 | 第47-48页 |
2. 增强职业网络媒体网络作品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| 第48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2页 |
(一) 作者与读者权利的转变 | 第49-50页 |
1. 作者权利的转变 | 第49页 |
2. 读者权利的转变 | 第49-50页 |
(二) 作者激励形式的转变 | 第50页 |
(三) 内容作者激励形式的不足之处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