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运维服务管理过程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软件过程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软件运维和演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现有软件运维服务管理工具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思路和本文结构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| 第18-27页 |
·相关标准与规范 | 第18-21页 |
·ITIL | 第18-19页 |
·ISO20000 | 第19-20页 |
·CMMI-SVC | 第20-21页 |
·建模和元建模技术 | 第21-24页 |
·MOF 和UML 扩展 | 第21-23页 |
·业务过程元模型 | 第23-24页 |
·质量模型和过程性能度量 | 第24-26页 |
·质量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CMMI 的组织过程性能过程域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软件运维服务管理过程的生命周期和元建模 | 第27-50页 |
·软件运维服务管理过程的生命周期参考模型 | 第27-29页 |
·软件运维服务管理关键过程设计 | 第29-36页 |
·软件服务战略阶段的战略管理过程 | 第29-31页 |
·软件服务设计阶段的服务级别管理过程 | 第31-32页 |
·软件发布阶段的发布和部署管理过程 | 第32-33页 |
·软件运营阶段的事件管理过程 | 第33-34页 |
·软件维护阶段的开发管理过程 | 第34-35页 |
·知识管理 | 第35-36页 |
·软件运维服务管理过程元建模 | 第36-47页 |
·元建模的步骤 | 第37-38页 |
·步骤一:识别过程核心概念 | 第38-41页 |
·步骤二:业务过程元模型比较和选择 | 第41-42页 |
·步骤三:第一层次扩展 | 第42-45页 |
·步骤四:第二层次扩展 | 第45-46页 |
·软件运维服务管理过程元模型 | 第46-47页 |
·相关工作比较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软件运维服务管理过程的度量和优化 | 第50-72页 |
·组织级过程度量 | 第50-52页 |
·过程级度量 | 第52-61页 |
·度量方法 | 第52-55页 |
·案例研究 | 第55-61页 |
·过程内人力资源配置优化 | 第61-69页 |
·优化目标 | 第61-63页 |
·优化方法 | 第63-65页 |
·实验 | 第65-69页 |
·相关工作比较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软件运维服务管理平台原型的开发 | 第72-80页 |
·平台的需求和架构 | 第72-74页 |
·平台的总体需求分析 | 第72-73页 |
·平台的架构设计 | 第73-74页 |
·平台的详细分析与设计 | 第74-78页 |
·过程建模 | 第74-75页 |
·详细需求分析 | 第75页 |
·详细设计 | 第75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80-81页 |
·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7-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