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1.2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发展方向 | 第9-10页 |
1.3 智能变电站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4 新建 220kV变电站的必要性 | 第11-15页 |
1.4.1 区域电源现状分析 | 第12页 |
1.4.2 区域电网现状分析 | 第12-14页 |
1.4.3 区域电网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4.4 新建 220kV变电站的必要性 | 第15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220kV智能变电站容量选择与接入系统设计 | 第17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区域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与拟建变电站容量选择 | 第17-28页 |
2.2.1 区域电力需求预测 | 第17-24页 |
2.2.2 电力平衡分析 | 第24-28页 |
2.3 接入系统方案拟定 | 第28-29页 |
2.4 潮流计算 | 第29-31页 |
2.5 无功补偿计算 | 第31-32页 |
2.6 接入系统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| 第32-33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220kV智能变电站短路计算和暂态稳定校核 | 第35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短路计算 | 第35-41页 |
3.2.1 短路电流计算原则 | 第35页 |
3.2.2 系统阻抗值计算 | 第35-37页 |
3.2.3 短路电流计算 | 第37-41页 |
3.3 暂态稳定校核 | 第41-43页 |
3.3.1 系统稳定计算原则 | 第41页 |
3.3.2 系统稳定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| 第44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44页 |
4.2 电气主接线优化方案 | 第44-45页 |
4.3 电气平面布置优化方案 | 第45-46页 |
4.3.1 优化前电气平面布置 | 第45页 |
4.3.2 优化后电气平面布置 | 第45-46页 |
4.4 一体化平台 | 第46-48页 |
4.4.1 一体化平台应用研究 | 第46-47页 |
4.4.2 一体化平台主要功能 | 第47-48页 |
4.4.3 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| 第48页 |
4.5 二次设备模块化设计 | 第48-50页 |
4.5.1 主要设计方案 | 第48-49页 |
4.5.2 方案特点分析 | 第49页 |
4.5.3 220kV智能变电站预制舱式组合设备 | 第49-50页 |
4.5.4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室 | 第50页 |
4.6 过程层网络智能化设计 | 第50-54页 |
4.6.1 智能交换机 | 第50-51页 |
4.6.2 自动识别、隔离 | 第51-52页 |
4.6.3 网络报文点对点传输 | 第52-54页 |
4.7 标准化、模块化虚端子的即插即用设计方案研究 | 第54-56页 |
4.7.1 虚端子标准化、模块化 | 第55页 |
4.7.2 虚回路自动匹配 | 第55-56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-64页 |
附图 | 第64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