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适宜性节能设计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能源与环境危机下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| 第10页 |
1.1.2 高校学生公寓建筑迅速发展 | 第10-11页 |
1.1.3 我国建筑节能的推进存在误区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范围及对象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范围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对象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6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适宜性节能技术理论及国内外相关实践 | 第16-29页 |
2.1 适宜性节能技术理论 | 第16-21页 |
2.1.1 适宜性技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6-18页 |
2.1.2 适宜性节能技术的内涵 | 第18-20页 |
2.1.3 适宜性节能技术的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2 国内外学生公寓节能相关实践 | 第21-28页 |
2.2.1 国外学生公寓节能相关实践 | 第21-25页 |
2.2.2 国内学生公寓节能相关实践 | 第25-2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调研及分析 | 第29-46页 |
3.1 冀南地区地理条件及特点 | 第29-30页 |
3.1.1 冀南地区地理位置 | 第29页 |
3.1.2 冀南地区气候条件 | 第29-30页 |
3.2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发展状况 | 第30-31页 |
3.2.1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发展历程 | 第30-31页 |
3.2.2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发展趋势 | 第31页 |
3.3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居住指标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4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的需求分析 | 第32-37页 |
3.4.1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共性需求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4.2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5 冀南地区学生公寓室内外环境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5.1 室内物理环境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5.2 室外环境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6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规划与建筑设计分析 | 第40-45页 |
3.6.1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规划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6.2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单体建筑设计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冀南地区高校学生公寓适宜性节能设计策略 | 第46-63页 |
4.1 高校学生公寓规划设计策略 | 第46-51页 |
4.1.1 公寓区在高校校园规划中的选址 | 第46-47页 |
4.1.2 公寓楼的布局形式 | 第47-48页 |
4.1.3 公寓区道路系统设计 | 第48-49页 |
4.1.4 公寓规划具体设计方法 | 第49-51页 |
4.2 高校学生公寓建筑设计策略 | 第51-57页 |
4.2.1 学生公寓居室尺寸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2.2 学生公寓的体形设计 | 第52-54页 |
4.2.3 学生公寓的空间优化设计 | 第54-57页 |
4.3 高校学生公寓节能技术设计策略 | 第57-62页 |
4.3.1 自然通风技术 | 第57-59页 |
4.3.2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| 第59-61页 |
4.3.3 可再生能源利用 | 第61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河北工程大学装备制造学院学生公寓方案设计 | 第63-72页 |
5.1 邯郸自然条件 | 第63页 |
5.1.1 地形地貌 | 第63页 |
5.1.2 气候特征 | 第63页 |
5.2 项目概况 | 第63-64页 |
5.3 学生公寓区规划方案设计 | 第64-67页 |
5.4 学生公寓区建筑单体方案设计 | 第67-70页 |
5.5 适宜性建筑节能技术设计 | 第70-71页 |
5.5.1 学生公寓区方案中单体建筑的节能技术 | 第70页 |
5.5.2 水资源有效利用技术 | 第70-7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附录:调查问卷 | 第78-7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