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勘测、设计与计算论文--勘测论文

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4页
英文摘要第4-9页
1 绪论第9-21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8页
     ·地质超前预报的常用方法第11-17页
     ·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-21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9-21页
2 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第21-47页
   ·地质法地质超前预报第21-26页
     ·地表地质复查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利用侧墙出露断层预报前方地质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掌子面地质素描法第25-26页
   ·地震反射波法地质超前预报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探测仪器第27页
     ·探测原理第27页
     ·探测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·地质雷达用于超前预报的理论与方法第28-35页
     ·波动方程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平面电磁波在无耗介质中的传播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平面电磁波在耗散介质中的传播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平面波在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和透射第32页
     ·地质雷达的探测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探测仪器第33-34页
     ·ProEx 系统的性能指标第34-35页
     ·REFLEXW 软件第35页
   ·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流程第35-44页
     ·地表地质复查第37页
     ·掌子面地质素描第37页
     ·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地质雷达探测第38-44页
     ·综合分析第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7页
3 云中山隧道地质调查与地质灾害分析第47-61页
   ·忻保高速公路工程概述第47页
   ·云中山特长隧道工程概况第47-52页
     ·云中山地质概况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地层岩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第49-51页
     ·隧址区稳定性分析评价第51-52页
   ·典型地质灾害分析第52-56页
     ·断层破碎带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富水带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溶洞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地应力状况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瓦斯隧道地质灾害第56页
   ·地表地质复查第56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1页
4 典型地质情况地质雷达特征图像正演模拟第61-87页
   ·FDTD 法正演模拟的基本原理第61-64页
     ·麦克斯韦方程组和Yee 元胞第61-63页
     ·二维空间TM 波FDTD 方程第63-64页
   ·解的稳定性和数值色散第64-66页
     ·courant 稳定性条件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数值色散第65-66页
   ·UPML 吸收边界条件第66-67页
   ·计算机程序实现第67-71页
     ·设置激励源第67-68页
     ·计算流程第68-71页
   ·不良地质情况模型正演模拟第71-84页
     ·完整围岩模拟第71-72页
     ·2m 宽水平断层破碎带模拟第72-73页
     ·4m 宽水平断层破碎带模拟第73-74页
     ·2m 宽倾斜断层破碎带模拟第74-76页
     ·2m 宽水平富水带模拟第76-77页
     ·4m 宽水平富水带模拟第77-78页
     ·2m 宽倾斜富水带模拟第78-79页
     ·边长2m 的正方形溶洞模拟第79-80页
     ·边长2m 的正方形充水溶洞模拟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半径0.5m 的圆形溶洞模拟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半径0.5m 的圆形充水溶洞模拟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典型地质情况特征图像特点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4-87页
5 云中山隧道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第87-113页
   ·断层破碎带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成果第87-97页
     ·地表地质复查第87页
     ·掌子面地质素描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第88-92页
     ·地质雷达探测第92-96页
     ·综合预报结果与开挖揭露地质情况第96-97页
   ·富水带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成果第97-108页
     ·地表地质复查第97页
     ·掌子面地质素描第97-98页
     ·地震反射波法探测第98-103页
     ·地质雷达探测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·综合预报结果与开挖揭露地质情况第107-108页
   ·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效果评价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准确性第108页
     ·对隧道施工的干扰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及时性第109页
     ·连续性第109页
   ·应用总结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地质法第109页
     ·TGP 预报系统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地质雷达探测法第11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0-113页
6 结论与展望第113-115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13-114页
   ·展望第114-115页
致谢第115-117页
参考文献第117-121页
附录第121页
 A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21页
 B 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道路交通干线的信号协调控制技术研究
下一篇:斜坡地段矩形排水管道受力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