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--机械传动机构论文--啮合传动论文--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

高低温条件下小模数齿轮动态传动精度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项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齿轮热变形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小模数齿轮副传动误差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2 机械零件热变形计算理论基础第13-20页
    2.1 热变形理论基础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热膨胀系数的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影响零件热膨胀系数的因素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热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典型零件热变形的理论计算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圆筒类零件热变形理论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圆盘类零件热变形理论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3 高低温条件下小模数齿轮副法向侧隙的分析与计算第20-31页
    3.1 考虑安装误差情况下初始法向侧隙的精确计算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法向侧隙的定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几何模型与法向侧隙公式推导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圆周侧隙第24页
    3.2 高低温条件下齿轮副法向侧隙变化分析与计算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考虑箱体时齿轮副法向侧隙的改变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考虑箱体时齿轮副法向侧隙的改变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例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3.3 高低温情况下齿厚偏差的确定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齿厚上偏差的确定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齿厚下偏差的确定第29-3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4 高低温条件下小模数齿轮副的有限元计算第31-41页
    4.1 典型机械零件的热变形有限元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4.2 不考虑箱体时小模数齿轮副法向侧隙的有限元计算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4.3 考虑箱体时小模数齿轮副法向侧隙的有限元计算第38-4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5 高低温条件下小模数齿轮动态传动精度的有限元计算第41-61页
    5.1 耦合温度场的单自由度齿轮动力学分析模型第41-43页
    5.2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第43-45页
    5.3 LS-DYNA动力学计算理论基础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LS-DYNA动力分析功能简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显式动力学基本方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动态接触算法和接触类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求解控制技术第47-48页
    5.4 小模数齿轮副耦合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单元类型选择及网格划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材料类型选择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边界条件设置第49-50页
    5.5 温度对动态传动误差影响第50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标准中心距安装的齿轮动态传动误差仿真结果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温度对偏心激励下的齿轮动态传动误差的影响第54-6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6 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1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附录第67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倾斜光纤光栅SPR传感器光谱特性研究
下一篇:非线性超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