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LY对沥青改性及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的研究 | 第18-38页 |
2.1 原材料技术性能 | 第18-22页 |
2.1.1 沥青的技术性能 | 第18-19页 |
2.1.2 集料的技术性能 | 第19-21页 |
2.1.3 纤维的技术性能 | 第21页 |
2.1.4 LY的技术性能 | 第21-22页 |
2.2 LY对沥青的改性研究 | 第22-30页 |
2.2.1 不同掺量LY改性沥青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2.2.2 LY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2.3 LY对沥青感温性能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2.2.4 LY对沥青粘度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2.2.5 LY沥青胶结料的DSR试验 | 第28-30页 |
2.2.6 LY对沥青改性机理分析 | 第30页 |
2.3 LY对沥青混合料改性机理分析 | 第30-34页 |
2.3.1 嵌挤作用 | 第30-31页 |
2.3.2 胶结作用 | 第31-32页 |
2.3.3 加筋作用 | 第32-33页 |
2.3.4 弹性恢复作用 | 第33-34页 |
2.4 LY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作用比例研究 | 第34-36页 |
2.4.1 抽提试验 | 第34-35页 |
2.4.2 试验结果的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4.3 LY拌合前后对比 | 第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LY改性沥青混合料室内参数研究 | 第38-53页 |
3.1 马歇尔试验 | 第38-41页 |
3.1.1 矿料级配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3.1.2 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确定 | 第39-41页 |
3.2 LY掺量范围的确定 | 第41-48页 |
3.2.1 掺量和马歇尔试验参数的关系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2.2 掺量和车辙试验参数(DS)的关系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2.3 掺量和低温弯曲试验参数的关系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2.4 掺量和水稳试验参数的关系分析 | 第45-48页 |
3.2.5 LY掺量范围的确定 | 第48页 |
3.3 LY改性沥青混合料工艺参数的研究 | 第48-52页 |
3.3.1 正交试验的设计 | 第49-50页 |
3.3.2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| 第50-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LY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析 | 第53-75页 |
4.1 LY对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| 第53-59页 |
4.1.1 SMA级配的选取和油石比的确定 | 第53-55页 |
4.1.2 高温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1.3 低温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1.4 水稳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2 LY对SBS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4页 |
4.2.1 高温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2.2 低温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61-62页 |
4.2.3 水稳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3 LY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4.3.1 疲劳试验方案 | 第65-66页 |
4.3.2 疲劳试验结果的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4 LY对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的影响 | 第67-73页 |
4.4.1 老化试验方案的设计 | 第68-69页 |
4.4.2 老化后水稳性能的研究 | 第69-72页 |
4.4.3 老化后低温性能的研究 | 第72-7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特殊条件下LY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研究 | 第75-83页 |
5.1 高温重载条件下LY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研究 | 第75-79页 |
5.1.1 高温条件下LY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研究 | 第75-77页 |
5.1.2 重载条件下LY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研究 | 第77-79页 |
5.2 浸水车辙试验 | 第79-81页 |
5.2.1 浸水车辙试验方案的选取 | 第79页 |
5.2.2 浸水车辙试验 | 第79-81页 |
5.3 碾压次数对LY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| 第81-8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主要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| 第83-85页 |
主要研究结论 | 第83-84页 |
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