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智能家居相关技术介绍 | 第14-21页 |
2.1 常见体系架构 | 第14-16页 |
2.2 智能家居中的通信介质 | 第16-17页 |
2.3 智能家居中远程控制技术 | 第17-18页 |
2.3.1 远程控制 | 第17-18页 |
2.3.2 即时通讯协议比较 | 第18页 |
2.3.3 OpenFire介绍 | 第18页 |
2.4 Android平台介绍 | 第18-20页 |
2.4.1 Android介绍 | 第18-19页 |
2.4.2 Android系统框架 | 第19页 |
2.4.3 Android开发 | 第19-20页 |
2.6 本章总结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1-26页 |
3.1 系统总体架构 | 第21-22页 |
3.2 系统组件功能概述 | 第22-25页 |
3.2.1 远程服务器 | 第22-23页 |
3.2.2 本地路由 | 第23页 |
3.2.3 智能代理 | 第23-24页 |
3.2.4 智能家居组件 | 第24-25页 |
3.2.5 控制终端 | 第25页 |
3.3 本章总结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硬件选型和设计 | 第26-44页 |
4.1 串口转Wi-Fi模块 | 第26-32页 |
4.1.1 工作组网模式 | 第27-28页 |
4.1.2 数据传输模式 | 第28-29页 |
4.1.3 AT指令介绍 | 第29-32页 |
4.1.4 模式切换 | 第32页 |
4.2 红外盒子 | 第32-34页 |
4.3 智能插座 | 第34页 |
4.4 传感器组件 | 第34-41页 |
4.4.1 可燃性气体报警器 | 第35-37页 |
4.4.2 水报警器 | 第37页 |
4.4.3 灰尘传感器 | 第37-40页 |
4.4.4 温湿度传感器 | 第40-41页 |
4.5 硬件程序设计实现 | 第41-43页 |
4.5.1 串口设置 | 第41-42页 |
4.5.2 数据发送 | 第42页 |
4.5.3 数据采集 | 第42-43页 |
4.6 本章总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软件设计实现 | 第44-66页 |
5.1 控制指令和数据上报格式 | 第45-48页 |
5.1.1 智能代理和传感器之间的通信 | 第45页 |
5.1.2 智能代理和智能插座之间的通信 | 第45-46页 |
5.1.3 智能代理和遥控盒子之间通信 | 第46页 |
5.1.4 移动控制端和智能代理之间的通信 | 第46-48页 |
5.2 智能代理程序设计 | 第48-54页 |
5.2.1 智能代理应用程序主要工作流程图 | 第48-49页 |
5.2.2 程序实现框架图 | 第49-50页 |
5.2.3 程序自启动流程 | 第50-51页 |
5.2.4 程序权限设定 | 第51页 |
5.2.5 基于XMPP的数据上报和指令转发 | 第51-54页 |
5.3 移动端程序设计实现 | 第54-65页 |
5.3.1 移动端app主要流程 | 第55-56页 |
5.3.2 App程序实现框架图 | 第56-58页 |
5.3.3 配置文件同步 | 第58-60页 |
5.3.4 配置文件解析 | 第60-61页 |
5.3.5 添加组件流程 | 第61-62页 |
5.3.6 远程控制 | 第62-63页 |
5.3.7 程序权限设定 | 第63页 |
5.3.8 主要界面交互展示 | 第63-65页 |
5.4 本章总结 | 第65-66页 |
第6章 系统实验测试 | 第66-68页 |
6.1 实验场景 | 第66页 |
6.2 实验结果 | 第66-68页 |
第7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8-70页 |
7.1 总结 | 第68页 |
7.2 工作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