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剂学论文--制剂学论文

天然细胞膜伪装微纳米载体的仿生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7-38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2 微纳米运输载体发展概况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聚电解质微胶囊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纳米凝胶颗粒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无机纳米颗粒第21-23页
    1.3 微纳米运输载体的化学表面功能化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表面修饰聚乙二醇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表面修饰多糖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表面修饰共轭靶向配体第24-25页
    1.4 细胞及细胞膜修饰的微纳米载体发展概况第2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红细胞及红细胞膜修饰的微纳米载体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免疫细胞及免疫细胞膜修饰的颗粒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干细胞及干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载体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其他细胞及细胞膜修饰的微纳米载体第35-36页
    1.5 主要研究内容第36-38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-45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生物医学试验部分第40页
    2.2 细胞实验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细胞培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粒子的细胞毒性评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粒子的血液相容性评估第41页
    2.3 动物实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裸鼠肿瘤模型的建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合成颗粒动物体内分布的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抗肿瘤实验研究第42页
    2.4 主要表征手段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荧光显微镜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石英晶体微天平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荧光光谱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多功能酶标仪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紫外-可见光谱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0 多功能活体成像系统第44页
    2.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44-45页
第3章 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微球的制备及其载氧研究第45-5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5-46页
    3.2 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微球的制备与表征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磁性血红蛋白微球的制备与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微球的制备与表征第48-50页
    3.3 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微球的运动行为研究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超声驱动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运动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微球的可控运动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微球在多种生物环境中的运动第53-55页
    3.4 红细胞膜伪装磁性血红蛋白微球的载氧研究第55-57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4章 白细胞膜伪装微胶囊的制备及药物靶向运输研究第59-7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9-61页
    4.2 白细胞膜伪装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白细胞膜伪装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第62-64页
    4.3 白细胞膜伪装微胶囊的药物装载及释放第64-65页
    4.4 躲避免疫清除和主动靶向癌细胞能力研究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体内外躲避免疫清除能力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体外主动靶向癌细胞能力研究第67-69页
    4.5 抗癌药物的靶向运输第69-70页
    4.6 白细胞膜伪装微胶囊体内靶向肿瘤评价第70-72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5章 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第73-9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3-74页
    5.2 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的制备及表征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纳米凝胶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的制备及表征第75-79页
    5.3 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第79-81页
    5.4 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的药物装载及释放第81-82页
    5.5 体外主动靶向癌细胞运输抗癌药物能力研究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体外主动靶向癌细胞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抗癌药物的靶向运输第84-86页
    5.6 体内肿瘤靶向能力抗肿瘤能力研究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体内肿瘤靶向研究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载药干细胞膜伪装纳米凝胶颗粒的体内抗肿瘤研究第87-90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6章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抗肿瘤研究第92-115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92-93页
    6.2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光敏剂的装载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第95-99页
    6.3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第99-101页
    6.4 体内外靶向肿瘤细胞研究第101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主动靶向癌细胞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体内靶向肿瘤第103-106页
    6.5 体内外肿瘤细胞的光动力治疗第106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癌细胞光动力治疗第106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干细胞膜伪装上转换纳米颗粒体内肿瘤光动力治疗第110-113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13-115页
结论第115-116页
创新点第116页
展望第116-118页
参考文献第118-13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3-135页
致谢第135-136页
个人简历第136页

论文共1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用户行为的多维度分析方法
下一篇: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