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运营技术论文--公路运输安全技术论文

车载燃气驱动型干粉灭火装置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干粉灭火装置的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缓释喷射装置与爆破喷射装置喷洒效果比较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气体驱动干粉灭火装置研究现状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外气体发生剂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-23页
第2章 超细干粉灭火装置设计原理及理论计算第23-35页
    2.1 设计原理第23页
    2.2 基本结构设计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干粉罐容量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气体发生器的容积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喷嘴直径大小第29页
    2.3 气体发生器壳体强度及壁厚计算第29-31页
    2.4 气体发生剂配方的选取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可燃剂选取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氧化剂选取原则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气体发生剂配方的设计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3章 气体发生剂配方设计研究第35-47页
    3.1 灭火装置喷洒实验装配过程第35-36页
    3.2 灭火装置的喷洒实验准备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目的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气体发生剂的准备过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干粉灭火装置干粉喷洒实验原理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气体发生剂药量变化时的P-t曲线及喷粉效果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3.4 干粉灭火剂药量变化时的P-t线及喷粉效果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5 封口铝箔厚度变化时的P-t线及喷粉效果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3.6 喷口直径变化时的P-t线及喷粉效果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4章 干粉灭火装置影响喷粉率最佳因素组合研究第47-53页
    4.1 正交实验法求解影响喷粉率的最佳因素组合第47-50页
    4.2 不同喷射角度的P-t曲线及喷粉率第50-5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节第52-53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-55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59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话题选择的中级汉语口语教材分析
下一篇:淫羊藿对大鼠牙移动后保持阶段牙周组织中BMP-2表达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