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海洋学论文--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--海水淡化论文

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太阳能膜蒸馏优化实验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膜蒸馏技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膜蒸馏技术的发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太阳能膜蒸馏淡化水技术的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响应曲面法应用于太阳能淡化水技术第13-14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4-15页
第二章 太阳能光热光电中空纤维膜蒸馏系统第15-25页
    2.1 系统装置及流程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第17页
    2.3 全自动太阳能跟踪平台第17-18页
    2.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光伏组件的选择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充电控制器的选择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蓄电池的容量选择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直流电表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直流泵第20-21页
    2.5 膜蒸馏系统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膜蒸馏组件系统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真空泵的选型第22页
    2.6 测量系统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辐射监测系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真空度的监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温度的测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流量的测量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5 膜通量及纯度的测量第24-25页
第三章 运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第25-36页
    3.1 响应曲面法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响应曲面法简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响应曲面法原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响应曲面法设计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面向中心复合设计第27-29页
    3.2 实验数据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自然变量到规范变量的编码转换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际值与编码值下的实验设计举例第30页
    3.3 多元线性回归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第32页
    3.4 响应曲面法试验数据设计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第一种工况下优化膜通量的中心复合设计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第二种工况下优化膜通量的中心复合设计第35-36页
第四章 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第36-56页
    4.1 第一种工况下优化膜通量J_w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膜通量J_w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膜通量J_w的响应曲面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膜通量J_w的实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第40页
    4.2 第一种工况下的能耗J_(w,c)分析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能耗J_(w,c)的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模型建立与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能耗J_(w,c)的响应曲面分析与操作参数优化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能耗J_(w,c)的实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3 第二种工况下优化膜通量J2_w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膜通量J2_w二次模型的建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膜通量J2_w响应曲面分析与影响参数优化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膜通量J2_w的实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第50页
    4.4 第二种工况下的能耗J2_(w,c)分析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能耗J2_(w,c)的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模型建立与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能耗J2_(w,c)的响应曲面分析与影响参数优化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能耗J2_(w,c)的实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第54-56页
第五章 太阳能光热光电膜蒸馏系统实验研究第56-70页
    5.1 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物理参数变化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环境温度随太阳直射辐射度的变化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光伏发电系统物理参数的变化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冷水箱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实验各测温点温度随辐射度的变化第60-61页
    5.2 系统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系统耗电量与膜通量的变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系统真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膜组件进口温度与膜通量的关系第63-64页
    5.3 太阳能光热光电膜蒸馏系统热性能指标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热力学评价指标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力学评价指标第65页
    5.4 太阳能光热光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系统真空压力对热力性能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膜组件进口温度对热力性能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膜组件流量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系统发电效率分析第68-70页
结论与展望第70-73页
    1. 结论第70-71页
    2. 展望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乳腺癌中LPA3和dpYAP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
下一篇:胶原蛋白基因col-131、col-150、col-121和dpy-5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与发育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