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型虾塘移动式投饵装置研发与试验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| 第13-16页 |
1.3.1 课题研究的思路 | 第14页 |
1.3.2 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4 课题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投饵装置总体功能与结构设计 | 第17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投饵装置总体功能设计 | 第17-18页 |
2.3 投饵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| 第18-36页 |
2.3.1 总体方案的初步设定 | 第18-19页 |
2.3.2 投饵装置整体布局设计 | 第19-20页 |
2.3.3 双体船的结构设计与加工 | 第20-27页 |
2.3.3.1 双体船的型式选择 | 第20-22页 |
2.3.3.2 双体船的型线设计 | 第22-25页 |
2.3.3.5 双体船的选材与加工 | 第25-27页 |
2.3.4 料箱的结构设计与加工 | 第27-29页 |
2.3.4.1 料箱的选型 | 第27页 |
2.3.4.2 料箱设计与容积计算 | 第27-28页 |
2.3.4.3 料箱的加工 | 第28-29页 |
2.3.5 动力系统的结构设计 | 第29-33页 |
2.3.5.1 推进器的选型与布局设计 | 第29-30页 |
2.3.5.2 轴系的选材与计算 | 第30-32页 |
2.3.5.3 推进功率计算与电机选型 | 第32-33页 |
2.3.6 双体船的参数估算与校核 | 第33-36页 |
2.3.6.1 双体船的重量重心估算 | 第33-34页 |
2.3.6.2 双体船的浮心坐标计算 | 第34-3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投饵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与优化 | 第37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投饵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 | 第37-39页 |
3.2.1 投饵机下料方式设计 | 第37-38页 |
3.2.2 投饵机抛料方式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3 投饵系统的结构优化 | 第39-46页 |
3.3.1 偏心抖料系统优化分析 | 第39-43页 |
3.3.1.1 偏心抖料机构原理 | 第39-40页 |
3.3.1.2 偏心抖料系统铰链四杆机构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3.2 抛料系统的优化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3.2.1 基于ADAMS的运动仿真 | 第43-44页 |
3.3.2.2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3.2.3 优化后抛料转盘建模与加工 | 第45-46页 |
3.4 投饵机建模与加工 | 第46-48页 |
3.5 投饵效果对比试验 | 第48-4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| 第51-65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自主导航系统的设计 | 第51-57页 |
4.2.1 导航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| 第51-52页 |
4.2.2 导航模块的选型与精度测试 | 第52-55页 |
4.2.3 回转式路径保持控制算法开发 | 第55-57页 |
4.3 自适应均匀投喂控制算法开发 | 第57-60页 |
4.3.1 区域自适应投喂控制算法 | 第58-59页 |
4.3.2 航速自适应投喂控制算法 | 第59-60页 |
4.4 控制板卡的开发 | 第60-64页 |
4.4.1 主控板卡设计 | 第60-62页 |
4.4.1.1 板卡原理图设计 | 第60页 |
4.4.1.2 板卡功能程序设计 | 第60-61页 |
4.4.1.3 板卡样板制作 | 第61-62页 |
4.4.2 电机驱动板卡开发 | 第62页 |
4.4.3 遥控器的研制和使用 | 第62-6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 投饵装置能源供应系统的设计 | 第65-69页 |
5.1 引言 | 第65页 |
5.2 蓄电池的选型 | 第65-66页 |
5.3 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参数设计 | 第66-68页 |
5.3.1 负载耗电量的估算 | 第66-67页 |
5.3.2 太阳能板电池功率的确定 | 第67页 |
5.3.3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 | 第67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智能型虾塘移动式投饵装置现场试验 | 第69-79页 |
6.1 引言 | 第69页 |
6.2 投饵装置现场试验 | 第69-77页 |
6.2.1 试验目的和任务 | 第69页 |
6.2.2 试验前期准备 | 第69-73页 |
6.2.3 试验方法及过程 | 第73-75页 |
6.2.4 试验结果 | 第75-77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7.1 结论 | 第79-80页 |
7.2 展望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作者在校科研成果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