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--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

中国主要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共生效益分析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0-11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1.1 我国采取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必要性第11-13页
    1.2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实践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共生效益政策实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我国行业节能减排行动第14-17页
    1.3 本研究的意义、目的及内容第17-22页
第2章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研究综述第22-44页
    2.1 共生效益的定义及研究动机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共生效益概念的界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共生效益研究动机第23-25页
    2.2 共生效益分类第25-27页
    2.3 定量评估模型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自底向上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自顶向下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BU和TD在共生效益研究中的比较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混合模型第32-34页
    2.4 将共生效益纳入政策决策的方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政策效果评价 ——传统成本效益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考虑共生效益的改进成本效益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2.5 温室气体减排共生效益研究评述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质疑共生效益相关研究总结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中国共生效益研究综述第41-44页
第3章 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及共生效益分析模型第44-87页
    3.1 主要行业选择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二氧化碳排放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空气污染物排放第47-51页
    3.2 行业二氧化碳减排共生效益分析模型框架第51-54页
    3.3 行业及技术数据库模块第54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行业宏观外生变量及取值说明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行业技术系统构建和技术参数说明第59-63页
    3.4 共生效益分析优化模块第63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行业二氧化碳、空气污染物和成本计算式第6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优化目标及约束条件第75-77页
    3.5 行业减碳减污政策评估模块第77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行业2015年既有减碳减污总量控制目标政策评估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于共生效益的行业碳减排目标制定第82-87页
第4章 行业技术系统及技术层面共生效益第87-143页
    4.1 行业技术系统第87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电力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第9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钢铁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第10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水泥行业技术清单及参数取值第115-122页
    4.2 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第122-1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力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钢铁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泥行业技术系统及参数验证结果第125-127页
    4.3 技术层面共生效益分析第127-1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体技术或设备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附属节能技术第130-1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污染物治理技术第136-14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41-143页
第5章 2015年行业减碳减污目标评价第143-159页
    5.1 行业2015年总量控制目标可行性评价第143-1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电力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第143-1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钢铁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第144-1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水泥行业目标可行性评价第145-147页
    5.2 现有总量控制目标的共生效益分析第147-1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电力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第147-1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钢铁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第150-1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水泥行业减碳减污目标共生效益第152-154页
    5.3 不同目标导向下减排行动经济效率评价第154-1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力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第154-1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钢铁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第156-1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水泥行业减排行动经济效率第157-15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58-159页
第6章 行业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共生效益分析第159-190页
    6.1 行业层面减碳政策共生效益存在性检验第159-16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电力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第159-16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钢铁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第161-16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水泥行业共生效益存在性及大小第162-164页
    6.2 基于共生效益的碳减排目标制定与建议第164-1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行业空气污染物削减总共生效益第164-1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行业边际减排成本第166-16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行业2020年二氧化碳削减目标建议与评价第168-169页
    6.3 碳约束下技术经济性判定第169-18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电力行业技术演化路径第169-1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钢铁行业技术演化路径第175-18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水泥行业技术演化路径第181-18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行业实现减碳减污技术推广清单第186-187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87-190页
第7章 结论与建议第190-196页
    7.1 主要研究结论第190-194页
    7.2 进一步工作建议第194-196页
附录第196-201页
参考文献第201-215页
致谢第215-21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17-218页

论文共21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巴托克钢琴奏鸣曲中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特色
下一篇:高寒地区水蚀发育机理及公路边坡水蚀生态防控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