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缩写符号对照表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选题依据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1.2.1 荧光各向异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2 荧光各向异性信号增强策略 | 第16-18页 |
1.2.3 氧化石墨烯在荧光各向异性分析中的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3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9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标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| 第19-20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新型氧化石墨烯放大荧光各向异性方法用于检测生物分子 | 第22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22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2-24页 |
2.2.1 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2.2 材料 | 第23页 |
2.2.3 实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34页 |
2.3.1 实验原理 | 第24页 |
2.3.2 氧化石墨烯作为有效的荧光各向异性增强剂 | 第24-25页 |
2.3.3 引入捕获DNA的优势 | 第25-27页 |
2.3.4 反应条件优化 | 第27-28页 |
2.3.5 ssDNA检测的线性和选择性 | 第28-30页 |
2.3.6 腺苷和凝血酶的检测 | 第30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核酸外切酶III辅助氧化石墨烯放大荧光各向异性方法用于蓖麻毒素B链的灵敏检测 | 第36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6-37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7-39页 |
3.2.1 仪器 | 第37-38页 |
3.2.2 材料 | 第38页 |
3.2.3 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5页 |
3.3.1 实验原理 | 第39页 |
3.3.2 ricin B-chain检测的可行性 | 第39-41页 |
3.3.3 实验条件优化 | 第41-43页 |
3.3.4 ricin B-chain检测的线性和选择性 | 第43-44页 |
3.3.5 实际样中ricin B-chain的检测 | 第44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无酶信号放大辅助氧化石墨烯增强荧光各向异性用于microRNA的灵敏检测 | 第46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46-47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7-48页 |
4.2.1 仪器 | 第47页 |
4.2.2 材料 | 第47-48页 |
4.2.3 实验方法 | 第4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5页 |
4.3.1 实验原理 | 第48-49页 |
4.3.2 miRNA-21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3 实验条件的优化 | 第50-52页 |
4.3.4 miRNA-21检测的线性和选择性 | 第52-53页 |
4.3.5 实际样检测 | 第53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56-58页 |
5.1 总结 | 第56页 |
5.2 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70页 |
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