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各种电影、电视:按内容分论文--新闻片、纪录片、文献片论文

新世纪中国美食纪录片流变发展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序章第8-18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缘起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的界定第9-11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6页
    四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-18页
第二章 起势关键帧:《舌尖上的中国Ⅰ》拓开的“前舌尖”阶段第18-33页
    一、“品牌元年”阶段:《舌尖上的中国Ⅰ》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扭转式微,生态回暖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舌尖效应”,美食话题潮起第20-22页
    二、“平台年”:泛美食纪录片丛生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传统珍馐篇:人类学与历史观的同构(旁观)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百城百味篇:探秘者与在地化的交融(亲历)第26-27页
    三、“公众元年”:《舌尖上的中国II》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超越经典的冲动:世俗时代的理想主义情怀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旁观”与“介入”,工业型纪录片的成型第30-33页
第三章 蓄势关键帧:大电影《味道中国》延伸的“后舌尖”阶段第33-45页
    一、跨界融合,美食纪录片“大电影化”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《味道中国》——首部国产美食纪录电影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《舌尖上的新年》——贺岁“舌尖”电影第34-36页
    二、新媒体浸淫,美食“微纪录”的浓缩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《味·道》——首部饮食文化类微纪录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《日食记》等——“独食境语”下的创生第38-41页
    三、全媒体跨屏互动,美食碰撞互联网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《宅人食堂》——首部互联网美食生态纪录片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《舌尖上的中国III》——珠玉在前,何以续貂?第43-45页
第四章 中国美食纪录片流变发展透析第45-71页
    一、表现与内涵:中华食礼文化与纪录片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仪式的“旁观”与食礼文化的“在场”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地域意象与精神原乡的双重诉求第48-50页
    二、状态与走势:技术、片型走向、频道、制作、传播渠道的流变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技术的流变:技术美学对创作的新拓展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类型形式的流变:大片更大、小片更小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频道、制作、传播渠道的流变:专业化、国际化、多样化的平台搭建第56-61页
    三、处境与成因:自身与外力的双重驱动第61-7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自身驱动力:从新纪录片运动到商业纪录片的转型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海川百纳:国内、海外互文本的借鉴与参照第63-71页
结语 舌上风景,美食纪录片发展展望第71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8页
附录第78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多维视角下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市场绩效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