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1.1 牡丹起源及分布 | 第11-12页 |
1.2 牡丹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1.2.1 牡丹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2页 |
1.2.2 牡丹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3 牡丹籽的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4 牡丹的资源评价 | 第14页 |
1.2.5 牡丹的繁殖 | 第14页 |
1.3 牡丹籽油研究应用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1 我国的大宗木本油料 | 第14-15页 |
1.3.2 牡丹籽油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| 第15页 |
1.4 植物油中相关功能成分简介 | 第15-20页 |
1.4.1 脂肪酸及其功能简介 | 第15-18页 |
1.4.2 酚类物质及其功能简介 | 第18-19页 |
1.4.3 维生素E及其功能简介 | 第19页 |
1.4.4 植物甾醇及其功能简介 | 第19-20页 |
1.4.5 角鲨烯及其功能简介 | 第20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研究路线 | 第20-23页 |
1.5.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0-22页 |
1.5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3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3-26页 |
2.2.1 试验试剂及仪器 | 第23页 |
2.2.2 牡丹籽油的提取 | 第23-24页 |
2.2.3 脂肪酸成分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2.4 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| 第24页 |
2.2.5 维生素E含量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2.6 β-谷甾醇含量测定 | 第25-26页 |
2.2.7 角鲨烯含量的测定 | 第26页 |
2.3 数据处理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7页 |
3.1 9 种野生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1.1 出油率测定 | 第27页 |
3.1.2 主要脂肪酸的定性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1.3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 | 第29页 |
3.1.4 不同牡丹种籽油主要脂肪酸的定量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2 不同产地‘凤丹’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 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性 | 第32-34页 |
3.4 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3.5 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3.6 角鲨烯和β-谷甾醇的含量测定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37-39页 |
4.1 9 种野生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| 第37页 |
4.2 不同产地‘凤丹’牡丹籽油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