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缩写、符号清单、术语表 | 第12-16页 |
前言 | 第16-19页 |
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| 第19-28页 |
1. 材料 | 第19-20页 |
1.1 仪器 | 第19页 |
1.2 试剂与药品 | 第19-20页 |
2 紫杉醇的理化性质 | 第20-21页 |
3 紫杉醇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| 第21-25页 |
3.1 HPLC法的建立 | 第21-25页 |
4 初步处方工艺确定 | 第25页 |
5 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| 第25-26页 |
5.1 低速-超速离心相结合法 | 第25页 |
5.2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 | 第25-26页 |
5.3 两种紫杉醇包封率测定方法比较 | 第26页 |
5.4 纳米脂质体凝胶剂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| 第26页 |
6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考察 | 第28-42页 |
1 材料 | 第28-29页 |
1.1 仪器 | 第28页 |
1.2 试剂与药品 | 第28-29页 |
2 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29-41页 |
2.1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| 第29-39页 |
2.2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| 第39-41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及考察 | 第42-56页 |
1 材料 | 第42-43页 |
1.1 仪器 | 第42页 |
1.2 试剂与药品 | 第42-43页 |
1.3 实验动物 | 第43页 |
2 实验方法及结果 | 第43-54页 |
2.1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2.2 脂质体凝胶剂空白基质的考察 | 第44页 |
2.3 正交试验 | 第44-46页 |
2.4 最佳处方工艺流程 | 第46页 |
2.5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及其凝胶剂体外释放度评价 | 第46-48页 |
2.6 紫杉醇凝胶剂、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凝胶剂离体皮肤透皮试验 | 第48-51页 |
2.7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在皮肤角质层和活性皮肤层中的含量分布 | 第51-53页 |
2.8 紫杉醇脂质体凝胶剂初步稳定性试验 | 第53-54页 |
3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四章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凝胶剂的皮肤刺激性及初步疗效观察 | 第56-65页 |
1 仪器与材料 | 第56-57页 |
1.1 仪器 | 第56页 |
1.2 材料 | 第56页 |
1.3 动物 | 第56-57页 |
2 皮肤刺激性试验 | 第57-59页 |
2.1 实验方法 | 第57页 |
2.2 评价方法 | 第57-58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58-59页 |
3 皮肤过敏试验 | 第59-61页 |
3.1 实验方法 | 第59页 |
3.2 评价方法 | 第59-60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60-61页 |
4 对1%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作用 | 第61-62页 |
4.1 实验方法 | 第61页 |
4.2 实验结果 | 第61-62页 |
5 对小鼠甲醛致痛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5.1 实验方法 | 第62-63页 |
5.2 实验结果 | 第63页 |
6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全文总结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综述 | 第70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