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及“甘邪”致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
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2页
前言第13-14页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4-27页
    1 糖尿病的中医病名第14-15页
    2 中医对糖尿病发病过程的认识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脾瘅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热中、消中;鬲消;肾燥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消渴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消瘅第18-19页
    3 糖尿病“甘邪”病因及辨治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五味致病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甘邪成因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甘邪的特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 易化火化热而伤阴津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 易伤脾胃而致“中满”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 易生痰湿而致肥胖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 从体质阴阳而显其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4 “甘邪”与消渴病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 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看“甘邪”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2 “甘邪”导致消渴病机理第22-23页
    4 糖尿病证素的分布和证候特征第23-27页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7-38页
    1 研究对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病例来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诊断标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纳入标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排除标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病例剔除标准第27-28页
    2 研究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饮食习惯量表、四诊信息的采集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证素辨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统计分析第28页
    3 研究结果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调查对象临床资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2型糖尿病证素分布特点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性别与糖尿病中医证素病理的关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体型与2型糖尿病证素的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 不同时期的糖尿病症候特征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6 2型糖尿病证侯分布特点第35-38页
第三部分 讨论第38-42页
    1 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特征第38页
    2 性别对糖尿病中医病理特点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3 体形对2型糖尿病中医病理特点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4 2型糖尿病证候分布与生活习惯关系第39-40页
    5 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习惯与“甘邪”的关系第40-42页
结论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附录第46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文献综述第53-5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6-57页
作者简历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策执行分析--以A省D水电站的评估为例
下一篇: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--以眉山模式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