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6-8页 |
摘要 | 第8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1. 引言 | 第18-4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8-19页 |
1.2 电子废物拆解场地污染研究 | 第19-24页 |
1.2.1 电子废物拆解来源及去向 | 第19-21页 |
1.2.2 电子废物处置和污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4页 |
1.2.3 针对电子废物拆解场环境调查已有的研究情况 | 第24页 |
1.3 典型废弃化工园区场地污染研究 | 第24-26页 |
1.3.1 典型废弃化工园区研究背景 | 第24-26页 |
1.3.2 国内外化工区场地调查重金属现状研究 | 第26页 |
1.4 污染物修复研究 | 第26-32页 |
1.4.1 电动力修复 | 第26-29页 |
1.4.2 土壤替换和淋洗技术 | 第29-30页 |
1.4.3 生物修复 | 第30-31页 |
1.4.4 复合修复法 | 第31页 |
1.4.5 基于电对燃料电池自产电的修复 | 第31-32页 |
1.5 研究目的和思路 | 第32-34页 |
1.5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2页 |
1.5.2 研究思路 | 第32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43页 |
2. 土壤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| 第43-73页 |
2.1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土壤中的溴代联苯(醚) | 第43-55页 |
2.1.1 概述 | 第43-44页 |
2.1.2 实验部分 | 第44-47页 |
2.1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5页 |
2.1.4 结论 | 第55页 |
2.2 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土壤中的溴代双酚A和六溴环十二烷 | 第55-63页 |
2.2.1 概述 | 第55-56页 |
2.2.2 实验部分 | 第56-58页 |
2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2页 |
2.2.4 小结 | 第62-63页 |
2.3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| 第63-66页 |
2.3.1 概述 | 第63页 |
2.3.2 实验部分 | 第63-65页 |
2.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5-66页 |
2.3.4 结论 | 第66页 |
2.4 ICP和ICP-MS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 | 第66-69页 |
2.4.1 概述 | 第66-67页 |
2.4.2 实验部分 | 第67-68页 |
2.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69页 |
2.4.4 结论 | 第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3. 典型工业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| 第73-98页 |
3.1 典型废弃化工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| 第73-88页 |
3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4-78页 |
3.1.2 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8页 |
3.1.3 废弃化工区域内重金属分布特征小结 | 第88页 |
3.2 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分布特征 | 第88-96页 |
3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89-90页 |
3.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90-95页 |
3.2.3 拆解场地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分布特征小结 | 第95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8页 |
4. 电对燃料电池自产电的构建及污染物修复 | 第98-128页 |
4.1 BPA-Cr(Ⅵ)电对燃料电池产电及污染物去除 | 第98-109页 |
4.1.1 概述 | 第98-99页 |
4.1.2 方法与材料 | 第99-101页 |
4.1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1-109页 |
4.1.4 BPA-Cr(Ⅵ)CRFC小结 | 第109页 |
4.2 铬渣土渗滤液-尿素燃料电池的构建及Cr(Ⅵ)的去除 | 第109-124页 |
4.2.1 概述 | 第109-111页 |
4.2.2 方法与材料 | 第111-113页 |
4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3-123页 |
4.2.4 铬渣土渗滤液-尿素CRFC小结 | 第123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28页 |
结论 | 第128-13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31-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