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1.2.1 粒子沉积 | 第11-12页 |
1.2.2 粒径分布测试 | 第12-14页 |
1.2.3 粒子与壁面碰撞模型 | 第14-15页 |
1.2.4 喷管扩张段粒子运动规律 | 第15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2 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相流动计算模型 | 第17-31页 |
2.1 物性参数 | 第17-19页 |
2.1.1 气相物性参数 | 第17-18页 |
2.1.2 凝相物性参数 | 第18-19页 |
2.2 两相流动控制方程 | 第19-22页 |
2.2.1 气相控制方程 | 第19-20页 |
2.2.2 离散相控制方程 | 第20-22页 |
2.3 湍流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4 离散相湍流扩散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5 粒子沉积统计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6 小结 | 第29-31页 |
3 典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沉积分析 | 第31-41页 |
3.1 流场参数设置 | 第31-34页 |
3.1.1 几何模型 | 第31-32页 |
3.1.2 网格划分 | 第32页 |
3.1.3 物性参数 | 第32-33页 |
3.1.4 边界条件 | 第33-34页 |
3.1.5 求解方法 | 第34页 |
3.2 粒子沉积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4-39页 |
3.2.1 流场特征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2.2 粒子沉积数据统计 | 第36-39页 |
3.3 小结 | 第39-41页 |
4 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沉积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63页 |
4.1 Al_2O_3粒子粒径分布参数对粒子沉积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4.1.1 粒子平均直径(d_(50))对粒子沉积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4.1.2 粒子最小直径(d_(10))对粒子沉积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2 粒子与壁面碰撞模型对粒子沉积的影响 | 第45-52页 |
4.2.1 基于韦伯数的碰撞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2.2 基于Sommerfeld数的碰撞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2.3 不同粒子沉积统计方法对比 | 第51-52页 |
4.3 限燃环设计参数对粒子沉积的影响 | 第52-58页 |
4.3.1 限燃环高度对粒子沉积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4.3.2 限燃环轴向位置对粒子沉积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4.4 减少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沉积的建议 | 第58-61页 |
4.5 小结 | 第61-63页 |
5 喷管扩张段粒子冲刷规律分析 | 第63-73页 |
5.1 流场参数设置 | 第63-64页 |
5.1.1 几何模型 | 第63页 |
5.1.2 网格划分 | 第63页 |
5.1.3 物性参数 | 第63页 |
5.1.4 边界条件 | 第63-64页 |
5.1.5 求解方法 | 第64页 |
5.1.6 工况设置 | 第64页 |
5.2 湍流参数设置对形成冲刷痕迹的影响分析 | 第64-66页 |
5.3 喷管两相流场特征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4 粒径范围对形成冲刷痕迹的影响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5 冲刷痕迹形成时刻分析 | 第69-70页 |
5.6 喷管扩张段型面改进 | 第70-71页 |
5.7 小结 | 第71-73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73-75页 |
6.1 主要总结 | 第73-74页 |
6.2 主要创新点 | 第74页 |
6.3 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