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立法考察 | 第11-15页 |
(一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相关概念 | 第11-12页 |
1. 宅基地 | 第11页 |
2. 集体经济组织 | 第11页 |
3. 宅基地使用权 | 第11-12页 |
(二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立法梳理 | 第12-15页 |
1. 新中国成立后——宅基地所有权时期 | 第12页 |
2. 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时期 | 第12页 |
3. 改革开放后——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变化 | 第12-13页 |
4. 新时期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| 第13-15页 |
二、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法条分析及现存问题 | 第15-24页 |
(一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 | 第15页 |
(二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取得 | 第15-20页 |
1.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初始取得 | 第15-17页 |
2.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继受取得 | 第17-20页 |
(三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灭失 | 第20-21页 |
(四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制度的现存问题 | 第21-24页 |
1. 各地区法律法规种类繁杂、标准不一 | 第21-22页 |
2. 以“户”为主的申请方式欠妥 | 第22-23页 |
3. 混淆了主体资格的被动丧失和主动退出 | 第23-24页 |
三、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理论及实务现状分析 | 第24-35页 |
(一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的立法理论分析 | 第24-29页 |
1. “以户分地”方式不严谨的原因 | 第24-25页 |
2. 宅基地使用权性质认定的理论争议 | 第25-26页 |
3.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退出的理论分类 | 第26-29页 |
(二) 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的实务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9-35页 |
1. 对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的申请审批随意性较强 | 第30-31页 |
2. 有关宅基地上房产交易案件的裁判标准不一 | 第31-32页 |
3. 宅基地有关继承主体及其权利范围存在区别 | 第32-35页 |
四、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立法制度完善 | 第35-41页 |
(一) 立法理念的转变 | 第35-36页 |
1. 宅基地使用权立法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| 第35页 |
2. 由“单一性”向“多元化”价值取向转变 | 第35-36页 |
(二) 完善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取得制度 | 第36-39页 |
1. 明确审批机关责任,完善管理监督程序 | 第36-37页 |
2. 坚持统一立法模式,修订相关法律冲突 | 第37页 |
3. 创设宅基地租赁权,合理放宽主体资格 | 第37-39页 |
(三) 健全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退出制度 | 第39-41页 |
1. 设定宅基地使用权主体资格的存续期 | 第39-40页 |
2. 建立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的退出机制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