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饶阳凹陷留西油田南部馆陶组精细构造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4 完成的工作量第13-15页
第二章 地层界面的识别第15-19页
    2.1 地层界面的识别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各级次地层界面的识别第16-19页
第三章 三维连片精细构造解释第19-44页
    3.1 研究区资料概况第19-20页
    3.2 合成地震记录及层位标定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层位标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全区地层格架的建立第23-24页
    3.3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层位精细解释技术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断层精细解释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三维可视化解释第30-31页
    3.4 低级序断层识别研究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低级序断层的概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低级序断层的识别技术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研究区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式第38-39页
    3.5 速度分析与构造成图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速度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速度变化的复杂性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三维速度场的建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深度构造图的编制第42-44页
第四章 构造特征研究第44-57页
    4.1 断裂体系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断裂级别划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研究区主干断层特征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断裂组合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4.2 构造样式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滑动断阶构造样式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重力滑动堑背型构造样式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走滑构造样式第54页
    4.3 构造演化分析第54-57页
第五章 有利区块预测第57-68页
    5.1 成藏条件分析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烃源岩条件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储盖组合特征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主干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圈闭类型及圈闭条件第61-63页
    5.2 油气成藏模式第63-64页
    5.3 有利区块预测第64-68页
结论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Landsat ETM+遥感影像预测油气勘探靶区--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区为例
下一篇:废弃羽毛降解及其综合利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