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川地震后绵远河流域地表隆升与侵蚀过程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1.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构造地貌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龙门山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绵远河流域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数据准备 | 第14-15页 |
1.3.1 软件操作 | 第14页 |
1.3.2 基本数据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1.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地质与地貌背景 | 第18-33页 |
2.1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8-23页 |
2.1.1 区域构造背景 | 第18-21页 |
2.1.2 区域地层特征 | 第21页 |
2.1.3 区域地貌特征 | 第21-23页 |
2.2 研究区地质与地貌 | 第23-33页 |
2.2.1 研究区地质构造 | 第23-24页 |
2.2.2 研究区地层概况 | 第24-27页 |
2.2.3 研究区地貌特征 | 第27-33页 |
第3章 汶川地震后绵远河流域地表隆升的研究 | 第33-40页 |
3.1 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表隆升 | 第33-39页 |
3.1.1 映秀-北川同震地表变形带 | 第34-37页 |
3.1.2 都江堰-汉旺同震地表变形带 | 第37-39页 |
3.2 汶川地震驱动的地表隆升体积的计算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汶川地震后绵远河流域地表侵蚀的研究 | 第40-49页 |
4.1 地形因素与地表侵蚀 | 第40-42页 |
4.2 降雨因素与地表侵蚀 | 第42-43页 |
4.3 泥石流与地表侵蚀 | 第43-45页 |
4.4 地表侵蚀量及卸载时间的计算 | 第45-49页 |
第5章 绵远河流域地貌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| 第49-52页 |
5.1 绵远河流域地貌演化 | 第49-50页 |
5.2 地貌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