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4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4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| 第18-23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1 人口老龄化 | 第18页 |
2.1.2 养老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1.3 养老服务体系 | 第19页 |
2.2 基础理论 | 第19-23页 |
2.2.1 福利多元化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3 积极老龄化理论 | 第21页 |
2.2.4 老年亚文化理论 | 第21-23页 |
3 甘肃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:发展现状 | 第23-31页 |
3.1 甘肃省人口结构 | 第23-24页 |
3.2 发展现状:养老服务供需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2.1 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.2 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.3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 | 第26-27页 |
3.3 发展现状:基本制度模式发展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3.1 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分析 | 第27页 |
3.3.2 机构养老服务分析 | 第27-30页 |
3.3.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析 | 第30-31页 |
4 甘肃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: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| 第31-38页 |
4.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1-35页 |
4.1.1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 | 第31-32页 |
4.1.2 机构养老发展受到多方面限制 | 第32-33页 |
4.1.3 社区居家养老处在初创时期 | 第33-35页 |
4.2 影响发展的主要原因 | 第35-38页 |
4.2.1 财政投入不足及政策扶持不到位 | 第35-36页 |
4.2.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| 第36页 |
4.2.3 养老服务资源不足且配置不合理 | 第36-37页 |
4.2.4 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及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| 第37-38页 |
5 国内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| 第38-43页 |
5.1 瑞典、美国和新加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 | 第38-41页 |
5.2 国内部分地区的经验及启示 | 第41-43页 |
5.2.1 杭州市的具体实践 | 第41页 |
5.2.2 苏州沧浪区“虚拟养老院”的运作模式 | 第41-43页 |
6 甘肃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:对策建议 | 第43-51页 |
6.1 加强政府、社会及法律宏观层面的支持 | 第43-45页 |
6.1.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| 第43-44页 |
6.1.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| 第44页 |
6.1.3 整合社会资源,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| 第44-45页 |
6.2 推进基本制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| 第45-51页 |
6.2.1 巩固传统家庭养老 | 第45-46页 |
6.2.2 大力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 | 第46-48页 |
6.2.3 重点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创新及虚拟养老院的发展 | 第48-51页 |
7 结语 | 第51-52页 |
注释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