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的依据和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文献研究 | 第10-15页 |
1.3.1 民间借贷与SME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0-12页 |
1.3.2 民间借贷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.3 SME融资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.4 关于民间借贷对接SME的文献综述 | 第14页 |
1.3.5 简要评述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6-17页 |
1.5.1 主要的创新点 | 第16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民间借贷资本与SME融资发展现状及制度分析 | 第17-29页 |
2.1 民间借贷发展与现状分析 | 第17-22页 |
2.1.1 我国民间借贷发展历程 | 第17-19页 |
2.1.2 民间借贷资本规模 | 第19-20页 |
2.1.3 民间借贷规模的量化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1.4 民间借贷主要问题 | 第21-22页 |
2.2 SME发展与现状分析 | 第22-26页 |
2.2.1 我国SME发展历程 | 第22-23页 |
2.2.2 SME融资方式 | 第23页 |
2.2.3 SME融资缺口的量化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2.4 SME融资主要问题 | 第25-26页 |
2.3 民间借贷与SME融资的制度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3.1 民间借贷相关制度 | 第26-27页 |
2.3.2 SME融资相关制度 | 第27页 |
2.3.3 制度建设主要问题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我国民间借贷资本对接SME融资的SWOT分析及其现实可行性 | 第29-34页 |
3.1 我国尝试民间借贷资本对接SME融资的SWOT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1.1 优势分析(Strengths) | 第29-30页 |
3.1.2 劣势分析(Weakness) | 第30页 |
3.1.3 机遇分析(Opportunity) | 第30-31页 |
3.1.4 威胁分析(Threat) | 第31页 |
3.2 民间借贷资本对接SME融资的现实可行性 | 第31-34页 |
3.2.1 资金供求关系紧密 | 第31-32页 |
3.2.2 共生共荣的内在联系 | 第32页 |
3.2.3 民间借贷的比较优势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国内外民间借贷资本对接SME融资的经验做法 | 第34-44页 |
4.1 美国的经验做法 | 第34-38页 |
4.1.1 对接方式 | 第34-35页 |
4.1.2 制度特点 | 第35-38页 |
4.2 日本的经验做法 | 第38-40页 |
4.2.1 对接方式 | 第38-39页 |
4.2.2 制度特点 | 第39-40页 |
4.3 国内温州经验和做法 | 第40-42页 |
4.3.1 对接方式 | 第41页 |
4.3.2 制度评价 | 第41-42页 |
4.4 经验借鉴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民间借贷资本对接SME融资的多维模式及制度建议 | 第44-56页 |
5.1 民间借贷对接资本SME融资设计思路 | 第44-45页 |
5.1.1 纵向上——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融合 | 第44页 |
5.1.2 横向上——SME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化 | 第44-45页 |
5.1.3 纵横结合的多维模式 | 第45页 |
5.1.4 纵横多维模式的制度化 | 第45页 |
5.2 基于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相融合的对接模式——纵向 | 第45-51页 |
5.2.1 自下而上的对接模式——小贷公司、风投、P2P | 第46-49页 |
5.2.2 上下结合的对接模式——村镇银行、PPP模式和民间金融街 | 第49-50页 |
5.2.3 自上而下的对接模式——政策性银行 | 第50-51页 |
5.3 基于SME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化对接方式——横向 | 第51-52页 |
5.3.1 创业期——以民间借贷资金为主的风投 | 第51页 |
5.3.2 成长期——以民间借贷资金为主的小贷公司 | 第51-52页 |
5.3.3 成熟期——民间资金充足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| 第52页 |
5.3.4 转型期——PPP模式 | 第52页 |
5.4 实现多维对接模式的制度化建设 | 第52-56页 |
5.4.1 民间借贷资本的制度改革 | 第52-53页 |
5.4.2 SME融资的制度改革 | 第53页 |
5.4.3 实现纵横结合多维模式的相关制度建设 | 第53-54页 |
5.4.4 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监管制度 | 第54-5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6.1 结论 | 第56-57页 |
6.2 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