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导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| 第7-8页 |
二、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(一)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| 第8页 |
(二)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有可借鉴之处 | 第8-9页 |
三、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(二) 可行性分析 | 第9-10页 |
四、本课题的创新性成果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 | 第11-16页 |
一、激励的内涵 | 第11-12页 |
(一) 激励的含义 | 第11页 |
(二) 激励机制阐述 | 第11-12页 |
二、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 | 第12-14页 |
(一) 马斯洛理论 | 第12-13页 |
(二) 双因素理论 | 第13页 |
(三) 交换理论 | 第13页 |
(四) 人性假设理论 | 第13-14页 |
三、监狱民警激励维度分析 | 第14-16页 |
(一) 调查问卷情况 | 第14页 |
(二) 调查结论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监狱警察激励的现状 | 第16-18页 |
一、培训方面 | 第16页 |
(一) 德国 | 第16页 |
(二) 美国 | 第16页 |
(三) 新加坡 | 第16页 |
(四) 中国 | 第16页 |
二、待遇方面 | 第16-18页 |
(一) 美国 | 第17页 |
(二) 日本 | 第17页 |
(三) 英国 | 第17页 |
(四) 中国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江宁监狱民警激励困境 | 第18-24页 |
一、江宁监狱民警的激励机制的现状 | 第18-20页 |
(一) 江苏省江宁监狱基本情况 | 第18页 |
(二) 江苏省江宁监狱的激励机制 | 第18-20页 |
二、江宁监狱民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(一) 收入分配不合理 | 第20页 |
(二) 考核过于形式化 | 第20-21页 |
(三) 精神激励缺乏 | 第21页 |
(四) 负激励不够 | 第21-22页 |
(五) 培训不能满足需要 | 第22页 |
(六) 职位晋升不合理 | 第22页 |
三、江宁监狱民警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2-24页 |
(一) 重物质奖励轻精神激励,不能满足归属的需要 | 第22-23页 |
(二) 工作压力大,不能满足尊重的需要 | 第23页 |
(三) 激励措施单一,不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优化监狱民警激励机制的路径探析 | 第24-32页 |
一、完善物质激励,满足民警的“经济人”需要 | 第24-27页 |
(一) 重建监狱民警绩效考核机制 | 第24-26页 |
(二) 完善民警的收入分配制度 | 第26页 |
(三) 在“从严治警”的前提下,全面落实“从优待警”政策 | 第26-27页 |
二、强化精神激励,满足民警的“社会人”需要 | 第27-30页 |
(一) 帮助民警进行多种方式的心理调适和压力缓解 | 第27-28页 |
(二) 重塑民警职业生涯教育培训体系 | 第28页 |
(三) 优化民警职务晋升模式 | 第28-29页 |
(四) 注重对民警的人文关怀,提高民警自豪感、荣誉感和归属感 | 第29-30页 |
三、政府的顶层设计 | 第30-32页 |
(一) 转化激励机制的有偿法则 | 第30页 |
(二) 强化激励机制的效价法则 | 第30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3页 |
附录 | 第33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