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1.1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1.1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1.2 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2 pH敏感/膜粘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及其聚合物胶束 | 第11-13页 |
| 1.2.1 嵌段聚合物及其聚合物胶束 | 第11页 |
| 1.2.2 pH敏感/膜粘附两亲性聚合物胶束 | 第11-13页 |
| 1.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(ATRP) | 第13-15页 |
| 1.3.1 ATRP概况 | 第13-14页 |
| 1.3.2 电子转移活化剂再生-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(ARGET ATRP) | 第14-15页 |
| 1.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| 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| 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pH敏感/膜粘附两亲性聚合物P(MMA-co-MAA)-b-P(AEMA)合成及表征 | 第18-28页 |
| 2.1 引言 | 第18-19页 |
| 2.2 实验部分 | 第19-21页 |
| 2.2.1 实验试剂 | 第19页 |
| 2.2.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2.2.3 叔丁氧羰基-甲基丙烯酸氨乙基酯(Boc-AEMA)单体合成 | 第20页 |
| 2.2.4 P(MMA-co-tBMA)-Br合成 | 第20-21页 |
| 2.2.5 聚合物P(MMA-co-tBMA)-b-P(Boc-AEMA)合成 | 第21页 |
| 2.2.6 聚合物P(MMA-co-MAA)-b-P(AEMA)合成 | 第21页 |
| 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7页 |
| 2.3.1 P(MMA-co-MAA)-b-P(AEMA)的合成及GPC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2.3.2 P(MMA-co-MAA)-b-P(AEMA)分子结构分析 | 第24-27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P(MMA-co-MAA)-b-P(AEMA)胶束及其pH敏感性和膜粘附性研究 | 第28-34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8页 |
| 3.2 实验部分 | 第28-30页 |
| 3.2.1 实验试剂 | 第28页 |
| 3.2.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3.2.3 聚合物P(MMA-co-MAA)-b-P(AEMA)胶束制备 | 第29页 |
| 3.2.4 P(MMA-co-MAA)-b-P(AEMA)临界胶束浓度(CMC)测试 | 第29-30页 |
| 3.2.5 聚合物P(MMA-co-MAA)-b-P(AEMA)胶束pH敏感性和膜粘附性研究 | 第30页 |
| 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3页 |
| 3.3.1 聚合物P(MMA-co-MAA)-b-P(AEMA)胶束化过程及临界胶束浓度 | 第30-31页 |
| 3.3.2 P(MMA-co-MAA)-b-P(AEMA)胶束pH敏感性和膜粘附性表征 | 第31-33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4章 载胰岛素pH敏感/膜粘附聚合物胶束制备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| 第34-46页 |
| 4.1 引言 | 第34-35页 |
| 4.2 实验部分 | 第35-39页 |
| 4.2.1 实验试剂 | 第35页 |
| 4.2.2 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| 第35-37页 |
| 4.2.3 载胰岛素pH敏感/膜粘附聚合物胶束制备 | 第37-38页 |
| 4.2.4 聚合物胶束载胰岛素能力评价 | 第38页 |
| 4.2.5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体外模拟释放 | 第38-39页 |
| 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5页 |
| 4.3.1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结构和形貌表征 | 第39-40页 |
| 4.3.2 聚合物胶束载胰岛素效果评价 | 第40-41页 |
| 4.3.3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pH敏感性和膜粘附性表征 | 第41-43页 |
| 4.3.4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体外释放评价 | 第43-45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8页 |
| 5.1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5.2 展望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