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导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3.2 技术路径 | 第10-11页 |
1.4 拟解决的重、难点问题 | 第11-12页 |
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2-16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12-13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3页 |
2.3 职业管理模式 | 第13-16页 |
2.3.1 职业管理双通道模式 | 第13-14页 |
2.3.2 职业管理一体化模式 | 第14-16页 |
3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| 第16-23页 |
3.1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概况 | 第16-17页 |
3.2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组织架构 | 第17-18页 |
3.3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人力资源结构 | 第18-21页 |
3.4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| 第21-23页 |
4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现状 | 第23-30页 |
4.1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目标 | 第23页 |
4.2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的责任主体 | 第23-24页 |
4.3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体系 | 第24-27页 |
4.3.1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类、职级结构 | 第24-26页 |
4.3.2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| 第26-27页 |
4.4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效果 | 第27-30页 |
4.4.1 基于组织视角的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职业管理效果 | 第27-28页 |
4.4.2 基于员工视角的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职业管理效果 | 第28-30页 |
5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| 第30-32页 |
5.1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5.1.1 员工晋升通道单一 | 第30页 |
5.1.2 员工任职资格缺失 | 第30页 |
5.1.3 员工交流机制弱化 | 第30页 |
5.1.4 员工培养体系滞后 | 第30页 |
5.1.5 员工发展方向困惑 | 第30-31页 |
5.2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2.1 基础管理缺失 | 第31页 |
5.2.2 管理举措缺乏执行力 | 第31页 |
5.2.3 职业管理理念滞后 | 第31-32页 |
6 提高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| 第32-44页 |
6.1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 | 第32页 |
6.1.1 向上运动通道 | 第32页 |
6.1.2 横向运动通道 | 第32页 |
6.1.3 中心运动通道 | 第32页 |
6.2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实现机制 | 第32-41页 |
6.2.1 员工职位成熟度发展 | 第33-34页 |
6.2.2 员工专业职能拓展 | 第34-35页 |
6.2.3 员工职位晋升 | 第35-41页 |
6.3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基础 | 第41-42页 |
6.3.1 责权利一致的管理理念 | 第41页 |
6.3.2 科学规范的人才甄别系统 | 第41-42页 |
6.3.3 灵活自主的用人机制 | 第42页 |
6.4 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员工职业管理实施保障 | 第42-44页 |
6.4.1 优化宣贯,提升感知 | 第42页 |
6.4.2 课程认证,明确方向 | 第42-43页 |
6.4.3 优化选拔,提升效能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