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0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0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0.3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0.4 文章结构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登记离婚制度的概述 | 第11-18页 |
1.1 登记离婚制度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1.2 登记离婚制度的价值 | 第12-13页 |
1.3 登记离婚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 | 第13-16页 |
1.4 新中国登记离婚制度的立法演进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| 第18-31页 |
2.1 登记离婚制度的立法现状 | 第18-21页 |
2.1.1 申请登记离婚的实质条件 | 第18-20页 |
2.1.2 申请登记离婚的具体程序 | 第20-21页 |
2.2 登记离婚的实际运行现状 | 第21-24页 |
2.2.1 登记离婚数量持续上升 | 第21-22页 |
2.2.2 “恶意登记离婚”繁多 | 第22-24页 |
2.2.3 轻率登记离婚频发 | 第24页 |
2.3 登记离婚制度的缺陷 | 第24-31页 |
2.3.1 登记离婚的实质条件不健全 | 第24-26页 |
2.3.2 登记离婚的程序过于简易 | 第26-28页 |
2.3.3 缺乏登记离婚的事后救济制度 | 第28-31页 |
第3章 完善登记离婚制度的立法建议 | 第31-42页 |
3.1 完善登记离婚制度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1.1 离婚自由与必要限制相衡平原则 | 第31页 |
3.1.2 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2 完善登记离婚的实质条件 | 第32-35页 |
3.2.1 婚姻存续期间不满一年的不能申请登记离婚 | 第32-33页 |
3.2.2 有未成年子女的限制申请登记离婚 | 第33-35页 |
3.3 适当增加程序性规定 | 第35-39页 |
3.3.1 设定离婚冷静期 | 第35-37页 |
3.3.2 引入调解程序 | 第37-38页 |
3.3.3 增加成年家属证明程序 | 第38-39页 |
3.4 构建登记离婚的救济制度 | 第39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