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钢轨磨耗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内的研究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| 第12页 |
1.3 钢轨磨耗数据概述及磨耗因素分析 | 第12-14页 |
1.3.1 钢轨磨耗概述及数据组成 | 第12-13页 |
1.3.2 钢轨磨耗因素分析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 磁场相关研究 | 第16-22页 |
2.1 磁学相关知识 | 第16-19页 |
2.2 磁场影响金属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3 国内外磁场减磨的几种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3 摩擦学相关知识与理论 | 第22-27页 |
3.1 摩擦的定义及分类 | 第22-23页 |
3.2 磨损的主要类型 | 第23-25页 |
3.3 磨损计算方法及磨损表面形貌的测量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3.1 磨损计算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3.2 磨损表面形貌的测量方法 | 第2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4 试验部分简介 | 第27-39页 |
4.1 主要试验装置简介 | 第27-31页 |
4.1.1 HSR_2M型高速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 | 第27-28页 |
4.1.2 MM-158C电脑型金相显微镜 | 第28-30页 |
4.1.3 HV-1000 型显微硬度计 | 第30-31页 |
4.2 其他试验装置简介 | 第31-33页 |
4.2.1 超声波清洗机 | 第31页 |
4.2.2 SG3D数字特斯拉计 | 第31-32页 |
4.2.3 STC-1退磁器 | 第32-33页 |
4.3 试样的制备及相关参数 | 第33-35页 |
4.4 试验规程及参数 | 第35-36页 |
4.4.1 试验程序的设计 | 第35-36页 |
4.4.2 试验参数 | 第36页 |
4.5 试验因素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5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9-58页 |
5.1 摩擦系数分析 | 第39-43页 |
5.1.1 摩擦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| 第39-40页 |
5.1.2 摩擦系数随法向载荷的变化关系 | 第40-41页 |
5.1.3 摩擦系数随往复速度的变化关系 | 第41-43页 |
5.2 磨损量分析 | 第43-47页 |
5.2.1 磨损量随法向载荷的变化关系 | 第43-45页 |
5.2.2 磨损量随往复速度的变化关系 | 第45-47页 |
5.3 磨损率分析 | 第47-50页 |
5.3.1 磨损率随法向载荷变化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5.3.2 磨损率随往复速度的变化关系 | 第48-50页 |
5.4 钢轨材料的磨损轮廓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5 磨损机理研究 | 第51-55页 |
5.5.1 不同试验参数条件下磨损机理的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5.2 磁场对金属材料磨损机理的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6 试样的XRD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