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11-22页 |
1.1 交通流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交通流控制理论的进展 | 第12-21页 |
1.2.1 交通流微观模型与反馈控制方法 | 第12-17页 |
1.2.1.1 跟驰模型 | 第12-13页 |
1.2.1.2 优化速度模型的反馈控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1.3 耦合映射模型的反馈控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2.2 交通流的宏观模型与反馈控制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2.2.1 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 | 第17页 |
1.2.2.2 格子流体学模型及其反馈控制模型 | 第17-20页 |
1.2.3 智能交通系统及控制 | 第20-21页 |
1.3 本文工作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基于优化速度模型的平均场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| 第22-52页 |
2.1 优化速度模型的平均场反馈控制模型 | 第22-38页 |
2.1.1 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1.2 线性稳定性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1.3 非线性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1.4 数值模拟和分析 | 第29-36页 |
2.1.5 结论 | 第36-38页 |
2.2 优化速度模型的平均场延迟反馈控制模型 | 第38-50页 |
2.2.1 模型 | 第38-39页 |
2.2.2 线性稳定性分析 | 第39-41页 |
2.2.3 数值模拟和分析 | 第41-49页 |
2.2.4 结论 | 第49-5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三章 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格子流体力学模型及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| 第52-67页 |
3.1 模型 | 第52-53页 |
3.2 线性稳定性分析 | 第53-57页 |
3.3 数值模拟和分析 | 第57-65页 |
3.3.1 短时交通流行为 | 第57-60页 |
3.3.2 长时交通流行为 | 第60-63页 |
3.3.3 交通流迟滞回线 | 第63-6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四章 基于延迟效应的速度差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| 第67-75页 |
4.1 模型提出 | 第67页 |
4.2 线性稳定性分析 | 第67-71页 |
4.2.1 系统全局稳定性分析 | 第67-69页 |
4.2.2 局部稳定性分析 | 第69-71页 |
4.3 数值模拟 | 第71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五章 考虑延迟效应的交通流宏观流体力学模型 | 第75-84页 |
5.1 模型提出 | 第75-76页 |
5.2 线性稳定性分析 | 第76-78页 |
5.3 非线性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4 数值模拟 | 第80-8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84-86页 |
6.1 总结 | 第84-85页 |
6.2 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2页 |
附录 | 第92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