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电导航论文

调制型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抑制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调制型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调制型捷联惯导系统概念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旋转调制技术发展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调制型捷联惯导系统发展概况第14-17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7-18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论文研究内容安排第19-21页
第2章 影响调制型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基本误差研究第21-47页
    2.1 坐标系定义及其之间关系第21-23页
    2.2 调制型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旋转调制基本原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旋转调制误差源分类第25-26页
    2.3 旋转机构转动精度对旋转调制影响第2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旋转机构角变速运动对旋转调制影响及抵消方法研究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单轴旋转转台倾角对旋转调制影响及测量方法第31-38页
    2.4 旋转机构测角精度对旋转调制影响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旋转机构测角延迟影响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旋转机构测角精度影响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2.5 载体角运动对旋转调制影响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载体角运动与调制轴垂直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载体角运动与调制轴同向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载体角运动对旋转调制影响仿真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3章 相对地理系旋转的调制技术研究第47-92页
    3.1 惯性组件输出误差模型第47-49页
    3.2 相对地理系旋转的旋转方案设计原则第49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陀螺仪常值漂移抵消原则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陀螺仪刻度因数误差抵消原则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陀螺仪安装误差抵消原则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惯性组件误差项抵消原则第65-67页
    3.3 单轴旋转调制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技术研究第67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轴旋转调制正反转停方案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单轴转停调制系统误差方程第68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单轴正反转停系统仿真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单轴正反转停系统试验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 3.4 双轴旋转调制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技术研究第80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双轴旋转调制正反转停方案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双轴转停调制系统误差方程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双轴转停调制系统仿真分析第89-9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91-92页
第4章 相对地球自转轴旋转的调制技术研究第92-116页
    4.1 相对地球自转轴调制技术的提出第92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相对地球自转轴旋转调制目的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球转速抵消原则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IMU定轴转动性质第94-95页
    4.2 相对地球自转轴旋转方案设计原则第95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陀螺常值漂移抵消原则第96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陀螺刻度因数误差抵消原则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陀螺安装误差抵消原则第102-103页
    4.3 相对地球自转轴旋转调制捷联惯导系统第103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相对地球自转轴旋转调制方案设计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相对地球自转轴调制下惯性组件调制特性第106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相对地球自转轴旋转调制方案实现方法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相对地球自转轴旋转调制导航信息误差特性第113页
    4.4 三轴旋转调制系统仿真分析第113-11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15-116页
第5章 基于罗经原理/BUTTERWORTH滤波器的姿态/速度误差抑制技术研究第116-149页
    5.1 旋转调制阻尼技术需要解决问题第116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基于串联校正的阻尼技术基本原理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串联校正阻尼技术频域分析第118-122页
    5.2 基于罗经原理的旋转调制姿态误差抑制算法研究第122-1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问题的提出第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罗经回路对准基本原理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基于罗经原理的罗经法姿态解算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基于罗经原理的姿态误差抑制算法设计第127-1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罗经参数与阻尼系数等效关系第134-138页
    5.3 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的速度误差抑制算法研究第138-1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速度振荡误差抑制方法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Butterwor出滤波器设计第140-141页
    5.4 基于双程序解算的调制型捷联惯导系统第141-142页
    5.5 调制型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抑制仿真分析第142-14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单轴旋转调制系统误差抑制仿真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双轴旋转调制系统误差抑制仿真第144-14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三轴旋转调制系统误差抑制仿真第145-147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47-149页
第6章 基于双导航解算程序的DVL误差及陀螺误差在线标定方法研究第149-167页
    6.1 一种基于双导航解算程序的DVL常值误差估算方法研究第149-16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DVL常值测速误差在罗经算法中影响第149-15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DVL常值误差估算方法研究第156-15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DVL误差估算精度分析第159-16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DVL常值误差估算仿真分析第160-161页
    6.2 一种基于双导航解算程序的光纤陀螺误差估算方法研究第161-1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陀螺仪误差项估算基本原理第161-1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陀螺仪误差六位置估算方法第163-1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陀螺仪误差估算仿真分析第165-166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166-167页
结论第167-169页
参考文献第169-17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78-180页
致谢第180页

论文共1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—东盟海洋经济合作的现状、机遇和挑战
下一篇:东莞地区劳动力流动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