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目标、方法和特色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3.3 研究特色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农民工加入工会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5-24页 |
2.1 农民工的定义与特征 | 第15-17页 |
2.1.1 农民工的定义 | 第15页 |
2.1.2 农民工的特征 | 第15-17页 |
2.2 工会的定义与职能 | 第17-18页 |
2.2.1 工会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2.2.2 工会的职责 | 第18页 |
2.3 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必要性 | 第18-21页 |
2.3.1 工会为农民工维权提供组织保障 | 第18-19页 |
2.3.2 工会为农民工维权提供帮扶 | 第19-20页 |
2.3.3 加入工会能够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 | 第20-21页 |
2.4 农民工加入工会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4页 |
2.4.1 社会学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4.2 奥尔森集体行动逻辑和搭便车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德州市农民工加入工会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| 第24-34页 |
3.1 德州市农民工加入工会的问题调查 | 第24-28页 |
3.1.1 关于农民工的调查结果 | 第24-25页 |
3.1.2 关于工会的调查结果 | 第25-27页 |
3.1.3 座谈的内容及结果 | 第27-28页 |
3.2 德州市农民工加入工会的问题分析 | 第28-34页 |
3.2.1 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.2 工会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9页 |
3.2.3 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2.4 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分析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国内其他地区农民工加入工会发展经验借鉴 | 第34-38页 |
4.1 浙江经验介绍---源头入会 | 第34页 |
4.2 连云港经验介绍---异地工会 | 第34-35页 |
4.3 广州经验介绍---直选工会 | 第35-36页 |
4.4 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对德州市农民工入会的启示 | 第36-38页 |
第5章 推进德州市农民工加入工会工作的对策研究 | 第38-44页 |
5.1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| 第38-39页 |
5.1.1 改革户籍制度 | 第38页 |
5.1.2 完善法律规定,加强法律监督 | 第38-39页 |
5.2 强化工会的职能运作 | 第39-40页 |
5.2.1 加强工会队伍建设,转变落后观念 | 第39页 |
5.2.2 加大工会专职人员编制配置,全面开展工作 | 第39-40页 |
5.3 建立有效的工会组织模式 | 第40-41页 |
5.3.1“区域型”组织模式 | 第40页 |
5.3.2“行业型”组织模式 | 第40-41页 |
5.3.3“联建型”组织模式 | 第41页 |
5.4 推动用人单位的观念转变和制度建设 | 第41-42页 |
5.4.1 观念转变 | 第41-42页 |
5.4.2 制度建设 | 第42页 |
5.5 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 | 第42-44页 |
5.5.1 加强培训 | 第42-43页 |
5.5.2 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