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导语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环境保护条款纳入国际投资协定的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1 国际投资与环境的关系 | 第10-12页 |
1.1.1 国际投资对环境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1.1.1.1 提高东道国环境治理的能力 | 第10页 |
1.1.1.2 加剧东道国环境恶化 | 第10-11页 |
1.1.2 环境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1.2.1 促使环保技术升级 | 第11页 |
1.1.2.2 增加投资的环境风险 | 第11-12页 |
1.2 环境保护条款纳入国际投资协定的正当性 | 第12-14页 |
1.2.1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引 | 第13页 |
1.2.2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国际投资协定中环境保护条款的主要内容 | 第14-20页 |
2.1 国际投资协定对待环境保护的不同立场 | 第14-15页 |
2.1.1 传统国际投资协定的立场 | 第14页 |
2.1.2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的立场 | 第14-15页 |
2.2 国际投资协定中环境条款的变化 | 第15-17页 |
2.2.1 立法内容的变化 | 第15-16页 |
2.2.1.1 环境保护条款从无到有 | 第15页 |
2.2.1.2 环境保护条款从模糊到具体 | 第15页 |
2.2.1.3 环境保护条款不断明确和强化 | 第15-16页 |
2.2.2 立法模式的变化 | 第16-17页 |
2.3 环境保护条款纳入国际投资协定的实践 | 第17-20页 |
2.3.1 《能源宪章条约》 | 第17-18页 |
2.3.1.1 ECT中的环境保护的条款 | 第17页 |
2.3.1.2 评析 | 第17-18页 |
2.3.2 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》 | 第18-20页 |
2.3.2.1 NAFTA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| 第18-19页 |
2.3.2.2 评析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国际投资协定中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和协调 | 第20-29页 |
3.1 国际投资协定中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| 第20-26页 |
3.1.1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 | 第20-23页 |
3.1.1.1 不支持东道国环境管制措施的案件 | 第20-21页 |
3.1.1.2 支持东道国环境管制措施的案件 | 第21页 |
3.1.1.3 案件涉及的主要争议和评析 | 第21-23页 |
3.1.2 产生冲突的根源 | 第23-26页 |
3.1.2.1 国际投资协定中实体规则的缺陷 | 第23-25页 |
3.1.2.2 国际投资协定中程序规则的缺陷 | 第25-26页 |
3.2 国际投资协定中投资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| 第26-29页 |
3.2.1 完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实体规则 | 第26-27页 |
3.2.1.1 明晰间接征收的概念及其认定标准 | 第26页 |
3.2.1.2 厘清公平与公正待遇的内容 | 第26-27页 |
3.2.1.3 建立权威的解释机制 | 第27页 |
3.2.2 革新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程序规则 | 第27-29页 |
3.2.2.1 增加仲裁程序透明度 | 第27-28页 |
3.2.2.2 构建统一的上诉机制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中国协调投资和环境保护冲突的实践、不足与对策 | 第29-38页 |
4.1 中国的实践 | 第29-31页 |
4.1.1 中外投资协定的实践 | 第29-30页 |
4.1.2 国内法措施 | 第30-31页 |
4.2 实践中的不足 | 第31-33页 |
4.2.1 国际层面 | 第31-32页 |
4.2.1.1 目标定位的不足 | 第31页 |
4.2.1.2 效力规定的不足 | 第31-32页 |
4.2.1.3 实体规则的不足 | 第32页 |
4.2.1.4 程序规则的不足 | 第32页 |
4.2.2 国内层面 | 第32-33页 |
4.3 中国的对策 | 第33-38页 |
4.3.1 国际层面 | 第33-36页 |
4.3.1.1 重构目标定位 | 第33页 |
4.3.1.2 增加效力规定 | 第33-34页 |
4.3.1.3 完善实体规则 | 第34-35页 |
4.3.1.4 重视程序规则 | 第35页 |
4.3.1.5 及时制定我国BIT范本 | 第35-36页 |
4.3.2 国内层面 | 第36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