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工业论文--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--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--采收率研究论文

文119断块Es1、Es2段油藏剩余油评价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剩余油的分布形式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剩余油的成因类型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3-14页
    1.5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第14-15页
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5-20页
    2.1 构造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 2.2 沉积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储层特征第18-20页
第3章 开发特征与效果评价第20-38页
    3.1 文119断块开发历程第20-24页
    3.2 文119断块开采特点及存在问题第24-29页
    3.3 文119断块产量递减曲线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产量递减类型判断和递减率计算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产量递减曲线可采储量预测第31-32页
    3.4 文119断块累计产量曲线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累计产量曲线分析原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累计产量曲线分析和可采储量预测第34-35页
    3.5 文119断块水驱特征曲线分析第35-38页
第4章 剩余油分布与评价第38-59页
    4.1 文119断块剩余油平面分布第38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单井累计产量曲线特征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单井剩余油可采储量分布特征第43-48页
    4.2 文119断块剩余油纵向分布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单井产量劈分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分层剩余油分布第50-52页
    4.3 文119断块剩余油潜力评价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剩余油潜力空间分布特征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小层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第55-59页
第5章 剩余油类型与主控因素第59-66页
    5.1 剩余油类型第59-64页
    5.2 剩余油主控因素第64-66页
第6章 综合调整治理方案第66-73页
    6.1 文119断块剩余油挖潜有利类型和井区评价第66-68页
    6.2 文119断块剩余油挖潜措施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剩余油挖潜措施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综合调整治理方案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方案实施注意事项第71-73页
结论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农村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
下一篇:我国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