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传染病论文--病毒传染病论文--流行性感冒论文

H9N2亚型禽流感北京燕雀分离株的致病性及传播力研究

缩略词汇第6-8页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前言第12-15页
第一部分 H9N2亚型禽流感北京燕雀分离株的致病性及传播力研究第15-50页
   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 材料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室设备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病毒、细胞和动物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仪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实验试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主要试剂的配置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 引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样品采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病毒分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病毒分离株的纯化和扩增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病毒基因组RNA提取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病毒单链cDNA合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病毒基因组的PCR扩增及产物的回收纯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测序和进化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病毒EID50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 致病性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 基于雪貂的空气传播实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1 血凝抑制试验(HI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2 受体结合实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3 利用红细胞凝集测定受体结合特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4 病毒鼠肺适应株的建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5 适应株的感染性评价及半数致死量的测定(MLD_(50)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6 鼠肺适应株P12-2、P12-3病毒的同居感染实验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7 小鼠体内适应株的全基因测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 统计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实验结果第29-47页
        1 病毒分离和同源性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 进化树和序列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 H9N2分离株对白来航鸡的致病性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 H9N2分离株对小鼠的致病性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5 H9N2分离株对雪貂的致病性和传播性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6 受体结合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7 H9N2鼠肺适应株对对人源肺细胞的感染性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8 H9N2鼠肺适应株细胞水平(In vitro)病毒复制能力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9 H9N2鼠肺适应株对小鼠的致病性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0 病毒鼠肺适应各基因氨基酸的变异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1 鼠肺适应株P12-2、P12-3病毒在小鼠群体间的传播力研究第43-47页
    讨论第47-50页
第二部分 液相芯片方法同时检测流感病毒H5N1和H7N9亚型第50-80页
   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3-67页
        1 材料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室设备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病毒和细胞来源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仪器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实验试剂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主要试剂配制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6 引物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7 微球编码及其表面交联探针针对的病原体的对应关系表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2 实验方法第58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特异性引物、探针以及参比品的设计与合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特探针与微球偶联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定量检测标准品的制备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检测的PCR实验优化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检测的杂交温度优化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参比品浓度梯度实验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SA-PE用量实验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3 数据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实验结果第67-77页
        1 流感病毒H5N1和H7N9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设计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2 基于流感病毒M基因标准品的制备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 标准品的扩增曲线、标准曲线、熔解曲线的建立及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估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 标准品的重复性验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 特异性引物PCR实验的优化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 特异性探针杂交温度的优化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7 参比品浓度的优化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8 SA-PE用量的优化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9 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10 分析灵敏度的确定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11 实验样本的检测第76-77页
    讨论第77-80页
文献综述 甲型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在跨物种传播中的作用第80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104页
个人简历第104-107页
致谢第107-109页

论文共10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湖北省企业TRIZ理论应用效果评价研究
下一篇:我国石材行业电子商务竞争格局与发展战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