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化学论文

基于优质课的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量化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1章 引言第11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3.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情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四、论文结构框架第15-16页
第2章 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 一、基本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语言行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教师的语言行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学语言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4. 课堂语言互动第16-17页
    二、理论基础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对话哲学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雅思贝尔斯的交往教育观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马丁·布伯的对话哲学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言语行为理论第18-20页
第3章 优质课例量化研究的设计第20-28页
    一、研究对象的确立第2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的确立第20页
    三、研究工具的介绍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FIAS编码过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形成矩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 分析数据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S-T分析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数据采样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绘制S-T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 计算Rt和Ch值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 课堂教学模式判断第26-28页
第4章 优质课量化研究的统计分析第28-48页
    一、优质课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实例分析—个案研究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量化分析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数据统计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比率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 时间线标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 曲线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S-T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计算Rt和Ch值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判断教学模式第36-37页
    二、优质课视频的化学课堂师生语言互动行为的对比分析第37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新手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的化学课堂语言互动行为比较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教学模式对比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教学风格对比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 课堂语言结构对比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不同教师的同课异构过程中课堂语言互动行为比较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 《物质的分类》课堂语言结构对比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 《金属的化学性质》的课堂语言结构对比分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 《元素周期律》的课堂语言结构对比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 《硫和氮的氧化物》的课堂语言结构对比分析第47-48页
结论第48-50页
研究思考和建议第50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附录Ⅰ:FIAS变项计算公式、意义及常模第56-58页
附录Ⅱ:《溴乙烷的物质结构与性质》叶剑学习任务清单第58-59页
附录Ⅲ:《溴乙烷的物质结构与性质》(叶剑)的教学设计第59-62页
附录Ⅴ:S-T分析的数据采集表样表第62-63页
附录Ⅵ:时间线标记样图第63-64页
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商业综合体展示空间设计的地域文化性体现研究
下一篇:地域性特色在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设计中的运用--以蚌埠市城乡规划展览馆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