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一、目前临床真菌的研究及面临问题 | 第12-16页 |
(一) 真菌的感染及耐药状况 | 第12页 |
(二)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(三) 临床真菌的诊断及药物筛选方法 | 第14-16页 |
二、拉曼光谱法 | 第16-21页 |
(一) 拉曼光谱的简介及原理 | 第16-17页 |
(二)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概述 | 第17-19页 |
(三) 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简介及应用 | 第19-21页 |
三、光谱处理方法 | 第21-23页 |
(一) 聚类分析(HCA) | 第21页 |
(二) 主成分分析(PCA) | 第21-22页 |
(三) 偏最小二乘-判别分析(PLS-DA) | 第22-23页 |
四、本论文选题思想和意义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细胞方法的建立 | 第25-45页 |
一、引言 | 第25-26页 |
二、实验部分 | 第26-29页 |
(一) 材料与仪器 | 第26-27页 |
(二) 增强试剂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(三) 细胞培养 | 第28页 |
(四) 光谱的检测方法 | 第28-29页 |
(五) 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| 第29页 |
三、结果与讨论 | 第29-44页 |
(一) 纳米溶胶的表征 | 第29-32页 |
(二) 纳米溶胶的比较 | 第32-35页 |
(三) 动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的应用 | 第35-44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耐药白色念珠菌的诊断 | 第45-60页 |
一、引言 | 第45页 |
二、实验部分 | 第45-47页 |
(一) 材料与仪器 | 第45-46页 |
(二) 增强试剂的制备 | 第46页 |
(三) 细胞培养 | 第46-47页 |
(四) 光谱的检测方法 | 第47页 |
(五) 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| 第47页 |
(六) 化学计量学法 | 第47页 |
三、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9页 |
(一) 敏感和耐药白色念株菌的光谱分析 | 第47-57页 |
(二) 敏感和耐药白色念株菌的建模与预测 | 第57-59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4章 抗真菌药物的快速筛选 | 第60-82页 |
一、引言 | 第60-62页 |
二、实验部分 | 第62-65页 |
(一) 材料与仪器 | 第62-63页 |
(二) 增强试剂的制备 | 第63页 |
(三)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 | 第63-64页 |
(四) 光谱的检测方法 | 第64页 |
(五) 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| 第64页 |
(六) 化学计量学法 | 第64-65页 |
三、结果与讨论 | 第65-80页 |
(一) 白色念珠菌对不同机理的抗真菌药物响应的表型分析 | 第65-74页 |
(二) 低浓度纳米银和棘白菌素类药物联合用药 | 第74-80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5页 |
一、总结全文 | 第82-83页 |
二、展望 | 第83-85页 |
综述:病原微生物检测及鉴定的方法研究进展 | 第8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| 第97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