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3页 |
1.1.1 选题目的 | 第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16页 |
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概念 | 第16-18页 |
2.1 文化 | 第16-17页 |
2.2 农村文化 | 第17页 |
2.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| 第17-18页 |
2.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| 第18页 |
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8-24页 |
3.1 近当代国内农村建设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3.1.1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| 第18-19页 |
3.1.2 晏阳初的“民族再造”思想 | 第19页 |
3.1.3 费孝通的“差序格局”“文化自觉”理论 | 第19-20页 |
3.2 国外乡村建设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3.2.1 纳克斯的贫困恶循环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| 第20页 |
3.2.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0页 |
3.2.3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 | 第20-21页 |
3.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村文化思想 | 第21-22页 |
3.4 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文化思想 | 第22-24页 |
3.4.1 毛泽东的农村文化思想 | 第22页 |
3.4.2 邓小平的农村文化思想 | 第22-23页 |
3.4.3 当代国家领导人的农村文化思想 | 第23-24页 |
4 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4-39页 |
4.1 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| 第24-34页 |
4.1.1 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| 第24-30页 |
4.1.2 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0-34页 |
4.2 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| 第34-39页 |
4.2.1 部分基层政府官员片面追求政绩,职能认识有偏差 | 第34-35页 |
4.2.2 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比较单一 | 第35-36页 |
4.2.3 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失衡 | 第36-37页 |
4.2.4 文化投入依然呈整体缺乏态势,经费不足导致发展不均 | 第37-38页 |
4.2.5 人才支撑不足,缺乏专业的文化指导 | 第38-39页 |
5 山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| 第39-47页 |
5.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,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| 第39-40页 |
5.2 发展农村教育,提升农民文化底蕴 | 第40-41页 |
5.3 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,建立多元融资机制 | 第41-42页 |
5.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推进文化志愿服务 | 第42-43页 |
5.5 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,重视文化扶贫 | 第43-45页 |
5.6 建立数字化的服务平台,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| 第45页 |
5.7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切实抓好文化服务落实工作 | 第45-47页 |
6 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