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12-40页 |
1.1 天然免疫系统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2 天然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模式识别 | 第14-20页 |
1.2.1 PRRs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.2 Toll样受体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 | 第15-19页 |
1.2.3 RIG-I样受体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 | 第19-20页 |
1.3 PRRs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 | 第20-32页 |
1.3.1 TLRs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 | 第20-31页 |
1.3.2 RIG-I样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通路 | 第31-32页 |
1.4 泛素化修饰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功能 | 第32-36页 |
1.4.1 泛素结合蛋白简介 | 第32-33页 |
1.4.2 不同多聚泛素化类型的功能 | 第33-36页 |
1.5 TRIM家族在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中的功能研究 | 第36-40页 |
1.5.1 直接作为抗病毒因子的TRIM蛋白 | 第37页 |
1.5.2 间接参与抗病毒反应的TRIM蛋白 | 第37-40页 |
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40-56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40-44页 |
2.1.1 细胞培养及刺激物 | 第40-41页 |
2.1.2 构建表达克隆载体相关材料 | 第41-42页 |
2.1.3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相关材料 | 第42页 |
2.1.4 免疫共沉淀及免疫印迹相关实验材料 | 第42-43页 |
2.1.5 流式细胞仪分析实验相关材料 | 第43页 |
2.1.6 ELISA检测实验相关材料 | 第43页 |
2.1.7 小鼠及相关实验材料 | 第43-4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44-56页 |
2.2.1 细胞培养 | 第44页 |
2.2.2 贴壁细胞转染 | 第44-45页 |
2.2.3 小鼠相关实验方法 | 第45-48页 |
2.2.4 细胞系的构建 | 第48-49页 |
2.2.5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| 第49-50页 |
2.2.6 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实验 | 第50-52页 |
2.2.7 泛素化实验 | 第52页 |
2.2.8 SUMO化实验 | 第52-53页 |
2.2.9 ELSA检测小鼠血清中各种细胞因子含量 | 第53页 |
2.2.10 流式细胞仪分析实验 | 第53-54页 |
2.2.1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| 第54-55页 |
2.2.12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| 第55-56页 |
3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6-84页 |
3.1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 | 第56-57页 |
3.2 实验结果 | 第57-84页 |
3.2.1 Trim8基因敲除小鼠的制备和鉴定 | 第57-61页 |
3.2.2 Trim8正调控TNFα和IL-1β诱导的NF-κB的激活 | 第61-64页 |
3.2.3 Trim8负调控TLR3和TLR4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 | 第64-70页 |
3.2.4 Trim8-/-小鼠对poly(I:C)、LPS以及S.Typhimurium所诱导的败血性休克更加敏感 | 第70-73页 |
3.2.5 人源TRIM8表达的下调促进TLR3和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的激活 | 第73-75页 |
3.2.6 TRIM8与TRIF有相互作用,但TRIM8不影响TRIF的表达水平和修饰 | 第75-78页 |
3.2.7 TRIM8通过泛素化TRAM抑制TLR4招募TRIF | 第78-84页 |
4 实验讨论与展望 | 第84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6页 |
缩略词表 | 第96-10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0-101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1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