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5-6页 | 
| 摘要 | 第6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页 | 
| 1 引言 | 第11-17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页 | 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 
| 1.2.1 IP数据网现状 | 第11-12页 | 
| 1.2.2 OTN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 
| 1.2.3 IP over OTN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 
| 1.2.4 相关算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 
| 1.3 论文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| 第14-17页 | 
| 2 铁路OTN技术 | 第17-39页 | 
| 2.1 OTN基本原理 | 第17-22页 | 
| 2.1.1 OTN光层开销 | 第18-19页 | 
| 2.1.2 OTN电层开销 | 第19-21页 | 
| 2.1.3 OTN复用与映射结构 | 第21-22页 | 
| 2.2 OTN在铁路上的物理拓扑分析 | 第22-25页 | 
| 2.2.1 线形拓扑 | 第22-23页 | 
| 2.2.2 星形拓扑 | 第23-24页 | 
| 2.2.3 环形拓扑 | 第24页 | 
| 2.2.4 网形拓扑 | 第24-25页 | 
| 2.3 OTN在铁路上的应用 | 第25-36页 | 
| 2.3.1 OTN业务层面保护 | 第28页 | 
| 2.3.2 OTN设备层面保护 | 第28-31页 | 
| 2.3.3 OTN系统层面保护 | 第31-34页 | 
| 2.3.4 OTN网络层面保护 | 第34-36页 | 
| 2.3.5 铁路OTN保护技术选择 | 第36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9页 | 
| 3 铁路IP数据通信网 | 第39-55页 | 
| 3.1 铁路IP数据网系统方案 | 第39-42页 | 
| 3.1.1 数据网的骨干网络 | 第39-41页 | 
| 3.1.2 数据网的路局区域网络 | 第41-42页 | 
| 3.2 铁路IP数据通信网业务要求 | 第42-48页 | 
| 3.2.1 数据IP通信网应承载的业务种类 | 第42-46页 | 
| 3.2.2 业务对网络的性能要求 | 第46-48页 | 
| 3.3 铁路IP数据通信网问题分析 | 第48-50页 | 
| 3.3.1 数据通信网骨干网络问题分析 | 第48-49页 | 
| 3.3.2 数据通信网安全现状分析 | 第49-50页 | 
| 3.4 铁路承载IP数据网保护策略 | 第50-54页 | 
| 3.4.1 单链路、单节点IP数据网 | 第50-51页 | 
| 3.4.2 双归、双节点IP数据网 | 第51-54页 | 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 
| 4 IP OVER OTN在铁路上的测试及保护路由策略设计 | 第55-75页 | 
| 4.1 IP OVER OTN的保护协调问题 | 第55-57页 | 
| 4.1.1 铁路数据网故障恢复OTN单层网络保护间协调策略 | 第56-57页 | 
| 4.1.2 铁路数据网故障恢复OTN多层网络保护间协调策略 | 第57页 | 
| 4.2 路由器与OTN测试数据分析 | 第57-65页 | 
| 4.2.1 联接口对GE/10GE业务开销处理测试(自适应) | 第58页 | 
| 4.2.2 互联接口对GE/10GE业务开销处理测试(强制) | 第58-59页 | 
| 4.2.3 联接口对GE业务开销处理测试(LOS) | 第59-60页 | 
| 4.2.4 路由器端到端性能测试 | 第60-64页 | 
| 4.2.5 路由器保护和OTN设备保护的协调 | 第64-65页 | 
| 4.3 IP OVER OTN路由策略设计 | 第65-73页 | 
| 4.3.1 路由策略 | 第66-67页 | 
| 4.3.2 保护策略 | 第67-68页 | 
| 4.3.3 保护倒换时间 | 第68-69页 | 
| 4.3.4 针对一些实际情况做出的改进 | 第69-73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 
| 5 结论 | 第75-77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7-79页 | 
|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/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3页 | 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