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后置处理技术概况 | 第9-10页 |
1.3 数控编程后置处理技术研究概况 | 第10-13页 |
1.4 复杂曲面制造技术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1.5 五坐标加工仿真技术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1.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UG后处理器技术的原理 | 第16-34页 |
2.1 UG NX概况介绍 | 第16-18页 |
2.1.1 UG提供的后置处理方法 | 第16-18页 |
2.2 UG/Post Builder的主要参数 | 第18-19页 |
2.3 DMU 50五轴加工中心及配置的数控系统 | 第19-20页 |
2.4 五轴双转台运动中心后置处理算法 | 第20-24页 |
2.5 DMU五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的研究 | 第24-32页 |
2.5.1 利用post builder建立机床特性数据文件 | 第24-30页 |
2.5.2 输出辅助功能指令 | 第30-32页 |
2.6 UG中数控加工程序的生成 | 第32-33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叶轮加工工艺分析 | 第34-47页 |
3.1 整体叶轮曲面叶片建模 | 第34-36页 |
3.1.1 NURBS曲线曲面 | 第34-35页 |
3.1.2 整体叶轮三维建模 | 第35-36页 |
3.2 核主泵整体叶轮加工工艺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.1 核主泵整体叶轮的结构特点 | 第36-37页 |
3.2.2 核主泵叶轮的加工技术要求 | 第37页 |
3.2.3 核主泵叶轮加工的难点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 叶轮的五轴数控加工工艺相关内容 | 第38-46页 |
3.3.1 毛坯材质加工性分析 | 第38页 |
3.3.2 加工刀具的选择 | 第38-40页 |
3.3.3 切削用量的选择 | 第40-41页 |
3.3.4 加工路径的生成 | 第41-44页 |
3.3.5 刀具路径的干涉与避让 | 第44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基于UG的叶轮刀具轨迹设计 | 第47-54页 |
4.1 UG数控加工编程流程 | 第47-48页 |
4.2 叶轮的CAM编程 | 第48-53页 |
4.2.1 叶轮加工方案的制定 | 第48-49页 |
4.2.2 叶轮加工程序编制 | 第49-53页 |
4.3 生成刀具轨迹文件 | 第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5章 叶轮数控加工的仿真 | 第54-61页 |
5.1 机床集成仿真的建立 | 第54-56页 |
5.1.1 UG IS&V虚拟加工仿真概况 | 第54-55页 |
5.1.2 基于UG的加工仿真过程 | 第55-56页 |
5.2 基于UG的虚拟仿真铣床建模 | 第56-58页 |
5.3 虚拟机床的仿真加工 | 第58-6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6章 叶轮五轴数控加工实现 | 第61-68页 |
6.1 叶轮加工前准备 | 第61-62页 |
6.2 整体叶轮的加工 | 第62-66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7.1 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8-69页 |
7.2 不足和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